《八佰》战意正酣,华谊兄弟此时跳出来“割韭菜”意欲何为?

作者: 经观财经眼 来源: 经观财经眼 2020-09-23 18:28

文/夜忆文

经观财经眼专栏作者

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发生一起悲壮的四行仓库保卫战,参加这场保卫战的中国士兵被称为“八百壮士”。

这群勇士抱着必死的信念,誓死捍卫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抵挡住日军的多轮猛攻,掩护国民革命军撤退。

电影《八佰》,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既悲壮,又真实的战争故事。

随着《八佰》的持续走热,累计票房达到了28.83亿元,累计观影人次7537万,荣膺2020年度票房全球冠军。

《八佰》的热映,让人自然而然的想起了幕后获益匪浅的最大“操盘手”——华谊兄弟。

01

根据推算,华谊兄弟在《八佰》中的投资比例约为49%~58.6%,网传《八佰》的成本大概在5个亿左右,华谊兄弟早已经回本。

如今,票房直逼30亿大关,华谊兄弟有望借凭借《八佰》一部影片,就斩获6-7个亿的净利润。

榜上了《八佰》这头凶猛的“吞金兽”,此时此刻的华谊兄弟,就像抓住了久违的救命稻草。

要知道,去年的华谊兄弟,可是凭实力亏损了39个亿,2020年一季度,又亏了1.43个亿。

如果不是《八佰》赶来救场,华谊兄弟今年不仅会有巨额的到期债务压顶,而且在资本市场上也保壳无望。

但是,从现实情况看来,华谊兄弟押注《八佰》的成功,很难“雨露均沾”,更像是少数人的狂欢。

吸金无数的影片《八佰》,一度成为了华谊兄弟发动的超大号“韭菜收割机”。

近一个月,随着《八佰》的热映,华谊兄弟的股价足足“逆势”下跌了25%。在资本市场上跟风追热点的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

华谊兄弟(300027)K线图:

注:数据来源于东方财富网

不仅如此,两兄弟摆出了一副“将韭菜连根拔起”的架势——9月22日晚间,华谊兄弟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王忠军、王忠磊兄弟,拟在未来6个月内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8363.88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3%。

如果按照9月22日的收盘价测算,兄弟二人最多可套现超过4.44亿元。

在创业板上市的华谊兄弟,因为糟糕的业绩表现,已经连续下跌多年,如今一天的成交额,不过寥寥2个多亿。

如果真的按照公告所述“足额”减持,二级市场根本承受不住这么大的抛压,就连大宗交易能不能找到这么“有钱”的接盘方,也是个疑问。

果不其然,9月23日早间,市场以大幅低开“回应”两兄弟的减持行为,受苦受伤的,自然还是无辜的小散。

02

有很多人都在质疑,王忠军、王忠磊两兄弟,蹭热度割韭菜是割上瘾了么?

其实,没有必要太悲观,我们可以来理性分析一波两兄弟减持的原因。

首先,公告里说的很明确,减持的目的,是“偿还抵押融资”,顺便降低质押杠杆,对未来市场的不确定性造成的股价大幅波动留足够的空间。

也就是说,减持的目的,其实是为了在保留控制权的情况下降低风险,对于公司持续经营而言,这个实际上是一个中长期的利好。(化被动重仓减持,为主动轻仓减持,更有利于市场防范流动性风险)

因为疫情的关系,实景娱乐行业的现金流不佳,王家两兄弟卖了房,卖了画,卖点股权也正常,只要不是胡来就好——现阶段,两兄弟能抵押的都抵押了,目前的情况增信也比较难,但到期的巨额债务不能不还。

在9月7日的公告里面,华谊兄弟也明确说了,未来半年,需要偿还的融资额为11亿。

根据2020年中报资产负债表,目前华谊兄弟的账面上,只有货币资金1.34亿。即便考虑到《八佰》带来的丰厚进账,多达11亿的到期欠款,在没有其他增信措施的情况下,也很难以彻底还清。

设想一下,如果华谊兄弟还不了债,会怎样?

那么,作为华谊兄弟的实控人,两兄弟的资产会被冻结,现阶段两人最值钱的“资产”就只剩下股权了,一旦股权被拍卖,两兄弟的控股权就会旁落。

一旦两兄弟失去了对华谊兄弟的控制,我想,对于这家公司而言则意味着彻头彻尾的灾难——它的业绩本来就不好,一旦陷入控制权纷争导致人事变动,项目发生烂尾,回款逾期,很容易被逼到退市边缘。

03

有一点不得不强调的是,王家两兄弟目前的抵押率确实过高,在《八佰》影片大卖的背景下,确实有足够的动机和义务降低一下质押风险。

为啥?因为现阶段的《八佰》,可以给华谊带来确定性的营收和利润,但带来不了股价的安全边际。

受疫情影响,叠加影视业的整体寒冬,无论是华谊兄弟,还是直接竞争对手,他们其实都是在股市的“刀锋”上行走,一旦市场有个风吹草动,很容易发生崩盘的惨剧。

随着传媒股整体估值重心不断下移,在大股东不断补仓的背景下,北京文化、唐德影视、欢瑞世纪的质押率分别达到98.18%、99.99%和97.36%。

也就是说,如果第二波疫情到来,市场对行业悲观情绪加重的话,股价可能会进一步重挫,这些公司的股东都得被逼到平仓线附近集中卖出,造成爆仓。

有了《八佰》这个业绩稳定器,华谊兄弟至少现阶段不用太担心这一点,但是也不能忘记,华谊兄弟的质押率也很高,而且还面临着重资产运营的风险。

这几年,华谊兄弟在海口、苏州、长沙、武汉等地投资了不少烧钱的项目,目的当然是为了转型,将实景娱乐的矩阵优势将进一步扩大。

受到疫情的影响,这些项目不是产生不了营收,就是无法破土动工,对于华谊兄弟本就窘迫的现金流而言,无疑是一个个悬在头顶的定时炸弹。

除了《八佰》之外,华谊兄弟为了今年下半年的“H计划”还储备了很多内容,里面包含了18部各类题材的影片,当然,制作、发行这些影视项目,也都是很费钱的。

上映之后,这些影片能否达到《八佰》的效果,充满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对于华谊兄弟来说,一旦行业加速下行,这些影片都将会转变成吸走现金流而无法盈利的包袱。

也就是说,《八佰》热映的这段时间,很可能是华谊兄弟全年的业绩高点,相对资本市场来说,也是股价的短期高点。

如今这个股价点位上,华谊兄弟的王家两兄弟前前后后又质押了好几笔,但解除质押的笔数并不多,也就是说,一旦市场破位下行,质押风险随时可能升高。

在这种情况下提前还钱,解除一部分质押,可以为今后可能出现的补仓腾出空间,避免因为被证券公司强平,股价出现崩盘的走势。

更重要的是,王家兄弟还可以借款给公司接着搞扩张,避免《八佰》之后的项目都因为融资到期没钱而“断档”。

根据华谊兄弟9月7日发布的股东部分股份解押公告,公司大股东王中军解除质押股份5210万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8.64%,股份质押率已经下降至87.11%。

04

其实,关于华谊的减持,我认为更大的意义在于——给参与定增的战略投资者释放信心。

这才是这笔巨额减持的“精华”所在。

今年7月,华谊兄弟再次调整定增预案,宣布拟向阿里影业、腾讯等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资总额不超过22.9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借款。

划重点,我认为是最后一句,定增的目的是为了还债,增强公司股票的流动性。

截至6月31日,华谊兄弟的货币资金余额为1.34亿元,短期借款为23.09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2.75亿元。

如果能够拿到22个亿来还债,华谊兄弟不说是完全高枕无忧,至少悬在心上的大石头要落下一大半。

话说回来,华谊兄弟想要这22个亿,那么机构投资者也不是来送钱的——谁都知道过去两年华谊兄弟净利润亏损超过50亿元,谁都知道如果在2020年下半年还不能扭亏,华谊兄弟退市的概率很大。

如果不能保证机构投资者在未来能全身而退,腾讯,阿里,这些精明的资本猎手,谁也不会愿意火中取栗。

今年以来,华谊兄弟陆续获得民生银行对其7亿元的贷款进行的展期,还有招商银行的高利率担保,背后一方面是因为追加了担保的缘故,另一方面是华谊兄弟 “定增”落地可能性大增,让银行看到了华谊还本付息的希望。

想要获得银行续贷,就得抓紧落实定增,想要落实定增,就要让前面的人稳妥出局,不能给市场留下“万人坑”的印象。毕竟,参与定增的那些机构,也在盯着华谊和银行的那茬子事儿。

《八佰》一赚钱,华谊兄弟就立马还掉一部分旧债,王家兄弟的举动也算是给市场打个包票,买华谊做长线,大股东不会掏空公司,导致退市,也不会有钱不还,导致实控人的大量股份出现“系统性”的崩盘风险!

一方面,《八佰》确实赚钱了,另一方面,公司退市的风险也减小了,最后,紧要的欠款也还了,不紧要的欠款自然有定增的钱帮着慢慢还……这样一来,面子和里子都有了,这就是王家两兄弟的小算盘。

理性来看,算不上利空,只能算个长远的小利好——只是“减持”传闻让陪跑多年的散户情绪备受打击——华谊一直向外界嚷嚷着要向外界“分享公司发展的红利”,看到《八佰》开了个好头,好多人刚加完仓就来这一着,难道散户的钱就不是钱么?


【声明】该文由作者本人上传,其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亿邦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亿邦动力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本文涉及侵权 ,请及时联系run@ebr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