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幕后的“头号玩家” 中国电商辅导行业的玺承模式
作者: 玺承电商咨询 来源: 玺承电商咨询 2020-11-23 10:25
没有意外。双11的各种记录今年被再次刷新,根据阿里官方数据11月1日00:00至11月11日00:30,成交额突破3723亿,订单创建峰值58.3万笔/秒。京东方面,11月1日00:00至11月11日00:09,京东累计下单金额突破2000亿元。苏宁11日开售19分钟内,全渠道销售额突破50亿元。
各大品牌也在第一时间公布了今年双11的销售业绩,3C领域的代表品牌,华硕旗舰店用时11分53秒,突破1500万。天猫榜单鞋类排名第一的百丽国际鞋服截至09时13分销售额突破8亿元,去年破八亿用时19小时38分。运动品牌特步全网破亿元仅28分钟,14分20秒天猫特步旗舰店,超过去年前1小时成交额。淘系知名美妆品牌半亩花田达到1000万也仅耗时16分55秒,均较去年取得明显地提升。
在这些惊人的数字背后,不止有8亿的消费者,25万家品牌和500万商家(阿里数据)的参与,还有一个“隐形”的大玩家——电商培训。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像华硕旗舰店和半亩花田这样的TOP商家也参加过第三方电商培训。
根据2020年发布的《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14至2019年,我国电子商务服务行业市场规模保持持续增长。2019年中国电子商务服务行业的营业收入达到44741亿元,同比增长27.2%。
电商培训作为电商服务业的核心组成部分,不止规模惊人,并且对电商平台中重要组成部分——腰部及以下的中小商家具有极高的影响力。其中如玺承这样的代表企业,不仅可以在市场分析、人群定位、产品策划、流量获取、TOP关键词打造等多个方面给商家提供指导,还提供“一对一”的店铺诊断和辅导。
根据玺承对外公布的数据,自2012年创办电商学院以来,累计学员数已经达到了62000家企业,2019年玺承学员GMV达到了惊人的600亿。玺承为这些企业打造了超过3500个类目TOP关键词。
玺承是如何在短短8年内赢得诸多企业的信任,并能够影响电商行业数百亿体量呢?本刊将试以玺承为例,剖析当下电商培训的核心模式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被寄予厚望的电商培训,正在失去市场的信任?
2003年至2006年期间,自“电商”这一新语汇诞生之初,便有了一个衍生词——“电商培训”。最初,它为平台规则的普及、行业间的商家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场景。它走了一条与代运营完全相左的路线——并不参与店铺经营。
电商培训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派代网曾经将运营分为四种:技术型运营、数据型运营、战略型运营、管理型运营,而不管是哪一类,在开始阶段都可以在培训机构中快速学习到平台基础规则和玩法,并且将成熟的案例经验传递给新入局的商家。无论是准备在线上创业的小白卖家,还是线下已有一定体量的成熟品牌,都可以在此中获益。
这本是一笔双赢的买卖。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培训这种学习模式背后的局限性也逐渐浮现出来。
培训的局限性首先体现在,培训课件内容标准化,学员需求多种多样,需求和供给不能完全匹配。据业内人士透露,听课学员大多来自不同的类目,虽然可能被同样的课程题目所吸引,但因为规模、电商阶段不尽相同,所以关注点实际上较为分散。学员的职位构成也并不集中,包括创始人、高管、运营等。显然,标准化的培训,不能满足不同阶段、不同规模、不同类目、不同职位学员多样化需求。
培训局限性的另一个表现就是,老师负责讲,学员负责听。老师讲完了,学员能吸收多少,应用多少,老师不负责跟进和指导。许多学员在课上很兴奋,但回到企业一旦涉及执行,便又没了头绪。对于培训机构而言,这也在整体上影响了课程的整体复购率。
请不请名师,是一个核心问题。成熟讲师的培养成本很高,同时具有实战经验和方法输出能力的讲师,在市场中本就不多,如果再考虑其过往从业经历,能否帮助“卖课”,就更是屈指可数。
所以机构会选择用“串场”和“利润分成”的形式与一些知名讲师合作。
然而“名师”都存在着“一套课件通讲天下”的问题。由于是讲一次,就收一次学费,所以这些串场讲师并不关心听课学员的吸收程度。更致命的是,由于讲课成为职业后,长期脱离实战,课件更新不及时,方法论与现实脱节这样的通病,也使“名师”们往往只能火1~2年。
电商培训行业里还有一股“灰色”力量。
“10天店铺销售从0到100万”、“一小时学会20%点击率的头图拍摄”、“两天学会1:20的ROI转化技巧”一类的课程迅速席卷行业,此类课程大多主打各种所谓的黑科技(例如黑搜,黑车)等,夸张的效果吸引了许多学员。
然而,这种钻平台漏洞的技术,有着较大的隐患,模式固然“短平快”、“简单粗暴”,但生命周期也短,当阿里或京东发现其行为后,往往会以极其严厉的处罚对店铺造成毁灭性地打击。
玺承的大课模式:
解决培训行业的问题,就要不止是做培训
像所有电商培训机构一样,玺承与商家的初次接触都是起源于自己的培训课程:但与市面上的其他电商培训机构比较起来,在6天6夜的大课开课期间,玺承都会派遣一个由6-8名授课老师+30名咨询师的导师团队。导师团队负责讲授“玺承方法论”的体系化课程,咨询师利用课前课中课后时间,“1对1”的负责给企业店铺做出诊断,并给出落地方案。
据玺承电商学院负责人表示,玺承在开课之前,玺承商务就会对每个企业的整体情况进行采集。在得到企业的基础信息和当下的问题后,玺承导师团队将通过数据分析学员所在的类目和环境,在授课前做出诊断报告,在产品、定价、视觉、推广等方面为企业做出调整方向的建议。玺承6天大课,每次都要平均准备80—100份的店铺诊断报告。
跟电商培训行业现状不同的是,玺承与导师之间的合作关系,采用了独家签约的模式。截止至2020年11月,玺承的独家签约导师已经200余名。
玺承选择导师的标准有三点:1、自己创过业的电商企业老板;2、具备老师潜质;3、认同玺承价值观。
玺承有两位导师团队负责人,在玺承创业初期加入,目前分别带领华东和华南导师团队。基于他们自身的成功和深刻体会,设定了以上标准,这对以后建立导师团队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这样既可以确保导师团队的“老板思维”。此外,在学习过程中双方的互相熟悉,也减少了磨合的时间。
玺承导师团队中的王老师,起初只是来玺承听课的一名学员,线上始终盘桓于千万左右的规模,在玺承学习之后,将导师的理论应用于自己店铺,半年后,销售成功完成破亿。玺承起初邀请他进行经验分享。在判断其确实具备玺承所需要的资质和潜力后,便极力促成了签约。
所谓的资质,除了业务水平,玺承也会从精神层面判断其与玺承的企业文化是否契合,能够体现出这一点的,便是他们每一位导师的考察期都在1~2年的时间。
玺承电商学院负责人向我们表示,他们在华东学区的马老师,专业是讲直通车和钻展推广,来听课的学员往往会被教务团队友善地提醒,“当天晚上多吃点。”因为马老师常常拖堂到深夜。这种奉献与分享精神,还体现在他每次开课前一天,都会整理课件到凌晨,只休息2~3小时。因为某次开课当天前一晚,平台推广规则发生了新的变化,导致课件和平台最新规划不一。此后马老师便下定决心,要100%保证自己的课程不能有一点过时。所以在马老师授课当天,明明学员学得很辛苦,但是提起这位老师 都赞不绝口。这样的授课风格十分受学员们喜爱,其原因就是马老师会无所保留地分享近期的心得和干货。
玺承六天大课常年能够热卖的原因,并不是像行业中的通用作法一样,依赖于个别讲师的名气,而是利用系统化的课程体系为根基,独家签约实战+创业经验的导师团队为主力,结合现场一对一的深度店铺诊断服务,将六天大课打磨成了一个“电商培训产品品牌”。归根到底,玺承的六天大课能够切实解决学员在运营过程中存在或潜在的实际问题。
“如何解决培训行业的通病,就是从客户需求出发,做得比培训更深入。”玺承电商学院负责人向我们说道。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比培训行业做得更深入”,玺承深入的部分其实一只脚已经踏进了咨询行业。在创建两年后,玺承于2014年推出的电商俱乐部,采用1对1年度服务模式,已经具备企业咨询的商业雏形。
随着“玺承模式”的被验证,电商培训行业也将迎来属于自己的新篇章。我们也期待更多的培训机构和品牌在未来给出自己的答案。
【声明】该文由作者本人上传,其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亿邦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亿邦动力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本文涉及侵权 ,请及时联系run@ebr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