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高位增发惹众怒:“顺势而为”还是“机会主义”?
作者: 经观财经眼 来源: 经观财经眼 2020-12-05 00:00
文 / 一业
经观财经眼 专栏作者
世界上聪明的人、勤奋的人比比皆是,成功的人却是因为顺势而为。
雷军曾经通过这样的经验之谈,澄清外界对“猪也能飞上天”的误解,说明他对机遇的深层理解。
而最近,小米高位增发200多亿,引起轩然大波和股价急跌,标普全球评级在一份声明中直言,小米的配股和可转债发行交易具有“机会主义”色彩。
时间回到12月2日,小米公布了拟募资近4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62亿元)的消息,其中配股融资31亿美元,当天小米股价暴跌7%,小米市值缩水400多亿港元(约合人民币338亿元)。
质疑很多。少数投资者提出的疑问是,12月2日的小米公告之前,小米增发的消息就已经被外泄。多数投资者则愤怒地指责,小米不缺钱,完全搞不懂小米为何要搞高位、巨额增发。
吃瓜群众的想象更丰富一些,难道小米要All in?只是不知道小米是要抢华为空出的市场,还是要造芯片,还是要进车圈……
01质疑小米不缺钱,潜台词是认为小米还没有用好手中的钱,却上了“机会主义”的船
在股价的高位增发,小米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2020年是新能源汽车股狂飙的一年,比亚迪、特斯拉、理想汽车都在高位增发,他们紧紧抓住了向市场要钱的机会。
12月2日,也就是小米股价大跌7%的同一天,比亚迪股份跌7.89%,比亚迪A股跌3.99%。小米和比亚迪股价大跌的原因,都是因为高位增发。今年9月,趁着股价飙升,特斯了宣布了上市以来最大规模的增发计划,筹资规模高达50亿美金。最近,理想汽车拟增发筹资16.02亿美元的消息宣布后,股价连续大跌,累计跌幅超过20%……
从这些公司的股价表现不难看出,高位增发基本上是不受投资者待见的,哪怕是你真的很缺钱。
小米的特殊性在于,市场认为小米根本不缺钱。小米Q3财报显示,小米的现金储备超过700亿。
事实上,小米Q3财报不仅显示了小米不缺钱,也显示了,小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能赚钱。小米第三季度实现营收人民币722亿元,同比增34.5%;经调整净利人民币41亿元,同比增18.9%;境外市场总收入398亿元,同比增长52.1%……整个小米财报,至少有15项数据,都创造了单季历史新高。
在这种情况下,不难看到,小米的投资者究竟在担心什么——增发,意味着小米现有股东的权益被稀释了,而在小米公司不缺钱、不缺盈利能力的情况下,增发筹集的巨额资金如何用好,反而给小米的前景增添了不可预知且不必要的变数。
小米的股东们显然是希望,小米要先用好手中的钱,再谈增发、融资的事情,总不能先找钱,再找事情干。但是很遗憾,小米对巨额融资的使用说明是这样的:一是增加营运资金以扩大业务;二是增加主要市场的市场份额;三是投资战略生态系统;四是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尽管融资额巨大,但从公告来看,雷军似乎并没有发现什么需要“顺势而为”的重大机遇,这显然不能让权益被稀释的中小股东感到满意。
02做平台的事,赚流量的钱,小米的下一步是抢市场、造芯片还是进车圈?
很多人都知道,雷军对美国零售商Costco靠会员费赚钱的生意模式赞誉有加,甚至,小米自身的生意模式里,就有Costco的影子。
虽然小米不向“米粉”发放付费的会员卡,但这家公司明显是在做平台的事,赚流量的钱,而且已经做出了一些成绩。
作为小米流量来源的核心,小米手机的利润率,在行业内仍然是较低的,这恐怕既是因为现阶段的能力所限,也是平台化的定位和基因使然。
所以,小米现阶段的巨额融资,理论上既可以去抢市场,也可以造芯片,还可以进车圈……但核心的动作,应该还是去抢华为空出的市场份额。
华为受困之下,小米手机的升势是极为凌厉的。根据Gartner发布的报告,今年Q3的全球手机销量榜上,头名三星销售8080万部手机,增长2.2%,其次是华为售出5180万部,大降21%,市占率降至14.1%,第三名是小米4440万部,销量增长35%,市占率升3.6个百分点至12.1%,这也是小米时隔6年重返全球前三。
时隔6年重返全球前三,小米首要的任务当然是巩固战果——市场研究机构Strategy Analytics此前预计,华为芯片受阻情况如果持续到明年,预计将释放出1亿部左右的市场空间。
相比造车、造芯片,1亿部的市场空间,对小米来说才是“低垂的果实”。目前来看,小米消耗资金的地方一是加速备货,二是线下渠道小米之家加速下沉,与华为荣耀进行竞争——小米之家在县城的覆盖率不足30%,而11月26日,小米集团中国区总裁卢伟冰在Redmi新品发布会上表示,一年内小米之家要覆盖全国每个县城。之前,小米和荣耀都是在线上更为强势,而剥离华为、独立运营之后的荣耀,必然会加速弥补线下短板,与小米之家形成竞争。
当然,手握巨额资金的小米,进军车圈的可能性也是很大的,不确定的只是时机和是方式——对小米来说,手握流量、品牌等优势,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新能源市场中寻找一个弱势者作为结盟对象,并不是什么难事,也未必很烧钱。至于芯片,这可能是比进军车圈更远的事情,毕竟这件事情一定很烧钱。
小米一定会进入新的领域,这是小米的基因决定的,但即便是手握重金,恐怕也没有人相信小米会all in——融资凶猛不代表烧钱就任性,毕竟小米手机的利润率还不高。这对小米的投资者来说,可能是一件好事?
朋友们有什么见解欢迎评论区探讨!
【声明】该文由作者本人上传,其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亿邦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亿邦动力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本文涉及侵权 ,请及时联系run@ebr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