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北京银行的成功密码
作者: 锌财经 来源: 锌财经 2021-01-15 18:04
文/葛煜
编辑/大风
在发展的25年中,北京银行找到了成功密码——创新。
迈入2021年,北京银行深入创新,在城市副中心设立金融创新实验室。据了解,新设立的实验室是通过推进体制升级创新、项目探索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从而努力打造中小银行的创新典范。同时,北京银行还与中科院自动化所商谈合作,拟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开展联合创新。
城市金融需求正在激增,这是商业银行推动金融创新的好机会。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环境下,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日渐完善、公共服务持续升级,进而推动企业创新。
北京银行太阳宫创新实验基地
近年来,北京银行在以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为双轮驱动,自我创新为核心的创新之路上动作频频。
截至2020年9月末,北京银行总资产达2.87万亿元,在全国134家城市商业银行名列第一,品牌价值597亿元,全球千家大银行排名第62位,连续七年跻身全球银行业百强。
如今,北京银行俨然在创新的特色之路上找到了“增长极”的成功密码。
初心不改,科技创新先行
去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给所有小微企业蒙上了一层阴影。本着“维护首都金融安全”的使命,北京银行迅速行动,制定金融纾困方案,根据央行货币政策工具,开发出“京诚贷”、“赢疫宝”等金融抗疫产品,助力企业渡过疫情难关,实现复工复产。
据了解,北京银行累计支持8000多家中小微企业渡过疫情难关,运用再贷款、再贴现资金发放贷款超300亿元,在北京地区同业排名第一。同时,为“稳企业保就业”,北京银行还先后发行两批共计460亿元小微金融债,是市场上规模最大的抗疫主题小微金融债。
北京银行能够第一时间响应,并取得斐然成绩,是源于25年来一直坚定用金融活水浇灌小微企业茁壮成长的一颗初心。
北京银行科技研发中心
小微企业创业之初,普遍发展不易、生存艰难,但这也是每一棵参天大树的必经之路。早在2007年,北京银行就推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小巨人”一系列产品体系,将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从90多亿元增长到现在的近5000亿元,带动了数百万人就业。
目前,北京银行中关村小巨人创客中心会员总数已突破20000家,累计为超过3700家会员提供贷款近1100亿元。创客中心还被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海淀园管委会分别授予“北京市众创空间”、“创新型孵化器”及“新兴产业孵化器”称号。
正是在金融产品领域的持续创新,让北京银行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能涵盖企业从初创、成长、到成熟的整个生命周期。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北京银行的金融支持下,联想、用友开创了第一批30年共赢成长的典范,小米、旷视科技、北汽新能源等29家独角兽企业一路发展壮大直至上市,千方科技、佳讯飞鸿、天壕节能、元隆雅图等科技及文化领域小微民营企业也在茁壮成长。
双轮驱动,文化创新齐飞
近年来,众多高票房、好口碑的电影都离不开北京银行的文创助力。例如《红海行动》、《战狼2》、《湄公河行动》、《夺冠》、《金刚川》,及《烈火英雄》、《决胜时刻》、《中国机长》“中国骄傲三部曲”等。
这一切要归功于北京银行自2006年开始在文化金融领域的创新探索。4年前,北京银行成立文创金融事业总部,并特别设立了雍和文创专营支行,进一步打通了文化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北京银行自推出文化金融服务以来,始终专注服务文化小微企业创新发展,除支持众多影视企业打造多部经典影视作品外,还曾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活动及201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放款2亿元,为冬奥会“北京8分钟”制作公司提供非融资保函3100万元。
北京银行雍和支行是文创专营支行
一直以来,北京银行持续强化文化金融产品的创新,通过模式创新,探索金融服务的新路径。
在2020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活动上,北京银行发布"运河帆影"金融产品体系,全方位护航大运河沿途文化企业成长,并与北京市广播电视局签署总额300亿元合作协议,用于支持北京视听产业发展。
在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文化产业带来诸多影响的大环境中,北京银行率先参与到北京市风险补偿机制,与市文资中心签署文化产业"投贷奖"风险补偿金意向合作协议,并参加市委宣传部文化产业园区授牌活动并联合发布"京彩文园"市级文化产业园区专属金融服务方案,研发适合园区及入园文化小微企业的信贷产品"文园贷"。
聚焦到产业特性、行业特质及企业特点后,北京银行还持续强化文化金融产品创新。
为加大对文化企业,特别是民营文化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北京银行先后制定推出了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25条落实举措,出台《落实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工作方案》及《进一步强化金融服务支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等配套制度。
文化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截至目前,累计为超过9000户文化企业提供信贷资金超3300亿元,首都文化金融市场份额始终位居第一。
北京银行早已成为国内推出产品最早、小微贷款最多、支持项目最全的文化金融“排头兵”。
截至9月末,科技金融贷款余额1641.92亿元,较年初增幅4.8%,文化金融贷款余额691亿元,较年初增幅8.1%。
有了北京银行的助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命题才能具备起更多现实意义,与科技创新并驾齐驱,迎接高速发展的未来。
数字化转型,突破自我创新
有了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的双轮驱动效应后,北京银行在自我创新的路上也收获颇丰。
数字化转型,是北京银行在特色化差异化探索中擦亮品牌、在金融浪潮中开拓进取的秘密武器。
北京银行全面升级到行的数字化服务
为打破数字化转型道路上的最大难题——“数据孤岛”,北京银行形成“1+3+1”的科技格局、创立创客中心,在金融领域为科技型企业牵线搭桥。
“1+3+1” 的“1”是信息技术条线,用于保证交付能力;“3”则是三个部门,新设立的数字金融部连接前台业务部门和后台科技部门,推动传统产品和服务的数字化、线上化转型。
最后一个“1”则是新成立的北银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仅一年时间,与阿里、腾讯、微软、信通院等进行沟通合作,跟上科技迭代的脚步。
北京银行也在进一步夯实科技队伍。扩大人才引进渠道,招聘人员从单一结构向复合型背景转变,打造掌握金融业务和信息技术、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北京银行不平凡的旅程,始于1996年1月北京城市合作银行在北京市宣武区右安门大街65号的五层小楼前正式挂牌成立。成立之初总资产不过200亿元出头,甚至一度处于生死存亡的边缘。
如今,北京银行28层的办公大楼矗立在北京金融街最核心的区域,已是一家资产总额接近3万亿元、品牌价值近600亿元、全球千家大银行排名第62位的国际一流中型商业银行。
25年来,北京银行立足首都、服务首都的城市商业银行,紧跟首都发展战略和城市建设步伐,打造首都金融业的亮丽名片。
正是不断的创新,让北京银行有了更多新增长的可能,与千万个小微企业一同在时代大潮中乘风破浪、逐梦前行。
时光荏苒,时代的车轮很快迈向2021年,为迎接成立25周年,北京银行在城市副中心设立了金融创新实验室。
北京银行金融创新实验室将坚持三个研发方向:一是依托北京银行的丰富业务场景,围绕业务数字化转型、服务场景化升级、流程智慧化再造,推进数字金融创新。
二是依托北京地区的丰富科创资源,围绕产学研协同、前瞻性技术研发、前沿技术应用,推进跨界融合创新。北京银行将与中科院自动化所开展对接,探讨人工智能算法、机器学习、大数据挖掘等领域技术的金融应用。
三是依托城市副中心的良好创新环境,围绕区域性需求、特色化场景、重大项目工程,推进本地化特色创新。北京银行将为金融创新实验室量身打造项目准入机制、敏捷研发机制、沙盒试点机制,推动创新成果快速上线、快速迭代、快速推广,打造全行创新转型的“增长极”。
未来,在城市副中心实验室的基础上,北京银行将总结经验、完善机制,推动金融创新实验室在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地区复制推广,形成多点开花、各具特色的创新平台,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对全行发展的支撑和引领能力。
【声明】该文由作者本人上传,其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亿邦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亿邦动力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本文涉及侵权 ,请及时联系run@ebr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