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虾肥硕稻花香 喜笑颜开奔小康 ——荆州虾稻产业扶贫成典范

作者: 中国供销 陈丹 来源: 中国供销 陈丹 2018-11-19 10:14

龙虾肥硕稻花香 喜笑颜开奔小康 ——荆州虾稻产业扶贫成典范

根据权威机构发布的《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17年荆州小龙虾产量29万吨,居全国第一,荆州小龙虾养殖面积270万亩,其中“虾稻共作”面积223万亩。全市养殖小龙虾的贫困户达到1.93万户,养殖面积40多万亩。

如今经济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饮食观念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营养”转变,小龙虾因其味道鲜美、营养价值丰富,以及其独有的社交属性,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带动了小龙虾养殖产业的发展。

为此荆州把虾稻产业作为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突破口,大力推广以“虾稻共作”为代表的小龙虾养殖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监利县被授予“中国小龙虾第一县”称号,洪湖市荣膺“中国小龙虾第一名城”,“洪湖清水”小龙虾被授予“中国名虾”称号,公安县闸口镇荣评“中国渔稻生态种养示范镇”。今年8月10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智慧三农大会上,“小龙虾产业扶贫之荆州模式”获特别奖,成为产业扶贫的示范案例。

政府给予财政支持为精准扶贫夯实基础

为进一步扩大小龙虾产业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势能,荆州市政府提出,到2020年实现小龙虾产业“4561”发展目标,即养殖面积达到400万亩;年产小龙虾50万吨;小龙虾综合产值达到600亿元;为农民增收100亿元以上,并给予财政支持,湖北省财政拿出2.5亿元专项资金支持虾稻共作产业,荆州区对新建连片500亩以上的“双水双绿”基地给予财政资金扶持;松滋市对已形成万亩基地的乡镇,整合优化项目资金予以奖励;公安县设立了“双水双绿”产业发展基金;沙市、江陵、石首、洪湖等地出台了相应奖励政策。去年,荆州市对小龙虾产业奖补1900万元,发放小龙虾产业扶贫小额信贷5688万元。

57岁的肖师傅是公安县闸口镇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妻子多病缠身,没有劳动能力,常年需要吃药治疗,儿子没有文化、没有技术,偶尔打下零工。2016年以前,一家三口仅靠自家6亩责任田维持生活,家庭年收入不到一万元,生活十分困难,在当地政府及扶贫办的帮助下,他获得了一笔扶贫贷款作为启动基金,随后在养殖专家的指导下,肖师傅逐渐掌握了虾稻养殖的技术,2017年他成功流转了40亩土地发展虾稻连作。

正值龙虾上市时节,凌晨3点,田埂上,夜微凉。

当大多数人还在熟睡时,肖师傅来到塘边,将一个个长长的虾笼从田里、塘里拖上来,虾笼里装的,正是一只只肥硕健康的小龙虾,它们挥舞着大钳子,在月光下,像身披盔甲的勇士,向人们展示它的威武。把虾倒入桶中,肖师傅和他的儿子按不同规格大小进行分拣,动作熟练麻利,做完这些工作,天也已经亮了,收虾的贩子也已经候着,谈好今天的收虾价格,称好重量装车发走。

“今天虾子行情不错,卖了个好价格,多亏了政府的帮助让我养虾种稻开辟了一条致富路,如今再也不用为生计发愁了,生活条件也改善了不少,苦了前半辈子终于过上幸福生活。”肖师傅说道,扬起的笑容像太阳般耀眼。

今年,肖师傅的养殖效益十分可观,仅龙虾这块纯收入将达15万元,成功脱贫。

组织专人驻点帮扶 为精准扶贫持续发力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荆州市政府相关部门为养殖户提供养殖技术的培训和宣讲,指导养殖户开展科学养殖,并组织专家下到各乡县养殖基地实际调研养殖情况,与养殖户交流解疑释惑,同时成立荆州小龙虾产业协会,让养殖户少走弯路,降低风险,提高收益,也可以切实提高荆州小龙虾的产量质量。

李绍光(化名)是观音垱镇皇陵村的一名低保贫困户,由于没进过学校读书,大字不识一个,妻子患有先天性智障,无劳动能力,平时需要人照顾。家里耕地面积仅有8.4亩,年收入不到4000元,平时,靠李绍光抓点鳝鱼和蛇卖钱补贴家用,日子过得十分拮据。

当地的政策帮扶让李绍光一家缓解了生活的压力。但是,要想彻底摆脱贫困,必须有一项自主发展盈利的产业。驻村工作队和结对帮扶干部定期来到他家,了解情况,分析贫困原因,帮助其寻找致富门路。李绍光为人忠厚老实,肯吃苦,也想靠着自己的劳动发家致富,最后,他决定养殖小龙虾。在社会各界和政府政策的帮助下,在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支持下,李绍光从7家农户流转稻田39亩。为了掌握小龙虾的养殖技术,村“两委”两次派李绍光到外地学习培训,并邀请技术人员现场指导。

截止今年8月份,李绍光养殖小龙虾的收入达到7万多元,除去前期的投资,第一年基本持平。虽说没有赚钱,但他没有气馁,更没有放弃。他信心满满地说:“今年是第一年,一是没有经验,管理上还有待加强,二是投入较大,明年就不需要大的投入,肯定能够赚钱。我明年还想申请一点小额扶贫贷款,扩大养殖规模,将那一块大一点的稻田种上稻谷,实现稻虾连作,争取更大效益”。

引进新品种提高附加值 为精准扶贫铺设新路

硒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一种微量元素,在调节免疫,抵制细胞突变,防止癌症的发生等多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几年,荆州市引入富硒技术,支持有实力的企业进行土地流转,建立高标准虾稻养殖示范基地,发展富硒虾稻产业,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为功能农业,在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同时,还可以为农民整合资源节约成本,促进农民增收。

养出来的富硒虾健康,不仅活性好、寿命长、耐运输,而且虾壳亮、肉质饱满有弹性,同体积大小的虾,富硒虾的重量比普通的要重每亩田产两季虾,每季可产600斤虾。普通虾每斤只卖30元左右,而富硒虾每斤可卖45元以上,平均每亩多产1万多元。

普通大米市场批发价每斤售价一块多钱,市场售价,普通稻米两块多钱,品质好的富硒稻米可以超过10元以上,富硒稻米煮出的饭也清香十足。

发展小龙虾全产业链 为精准扶贫注入活力

为延伸小龙虾产业链,荆州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有实力、善经营、懂技术的各类社会资本投资小龙虾产业。中国供销、通威集团、美好置业、京东、顺丰等名企纷纷入驻荆州,为小龙虾产业注入新活力。

今年,中国供销鑫湖公司在荆州成立了“易虾网”电商平台,打造“荆州小龙虾全产业链项目”,填补了荆州“互联网+虾稻产业”的空白,推动虾稻产业由传统的“养殖+捕捞+餐饮”单一产业链向全产业链的转变,并参与了“10万只荆州小龙虾出征俄罗斯世界杯”事件,将荆州小龙虾品牌打出国门。

在社会资本的进驻下,小龙虾全产业链逐渐完善,带动一产二产三产相融合,也为养殖户提供了更便利的服务。在小龙虾产业带动下,土地价值得到提升,贫困户增加了土地流转出让金、土地入股分红、劳务工资等收入。在小龙虾产业发展较快的乡村,每亩土地预期收益达到4000元至5000元。目前,全市有1936家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到小龙虾产业扶贫中,带动265个贫困村、8793户贫困户脱贫。


【声明】该文由作者本人上传,其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亿邦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亿邦动力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本文涉及侵权 ,请及时联系run@ebr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