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挡不住准上市公司“云敲钟”的步伐

作者: 靠谱的阿星-李星 来源: 靠谱的阿星 2020-03-17 11:25

疫情重挫全球股市,“新基建”概念股成为救星

撰文 / 靠谱的阿星

全球股市是疫情防控的晴雨表,不过显然股市目前给出相对悲观的反馈,美股再三熔断、美联储降息至0%,2020年可能将迎来一次供给面断裂带来的经济危机。这对很多计划之中准备上市公司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冲击。

在疫情期间,也有一些上市和计划上市的公司,现在线下的庆会不让组织,沪深交易所也取消了上市仪式现场环节,疫情防控期间各家公司的上市敲钟仪式被按下暂停键,这对于很多计划上市的准IPO公司的上市进程是否会带来冲击,也引发人们的关注。

幸运的是,A股由于自成体系,并且随着中国防控逐渐成为全球最有力的地方,甚至有可能成为一个国际资本的“避风港”,“云敲钟”将成为2020年上半年的常态。截止2月底,A股首创云敲钟上市,上交所161家公司、深交所中小板79家公司、创业板188家公司的IPO审核状态正在有序地进行,其中有大量科技公司准备上市。

对比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时国家4万亿投资计划不仅消化和转移了过剩的产能,还改善了我国很多地区的基础建设,阿星的农村老家的公路就是那个时候修起来的。现在2020年面对疫情冲击,这一国家投资计划直接升级了10倍,40万亿“新基建”瞄准的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包括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车及充电桩、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中心,这其中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车及充电桩等带有实体城市基建升级的特征;5G基建、云计算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实际上都是数字世界的基础设施,这其中人工智能是核心。

不难做出对比,美股救市依然沿用旧招,而国内A股市场一众科技型企业带动科创板步步攀高,互联网巨头以及科技巨头稳稳地承受了股市的冲击,国家一系列强劲举措则是为经济复苏提供新技术动能的。我相信但凡是有投资眼光的,应该看到国运的“分水岭”,公司如何在避害之中还能够趋利,考虑生存能力和眼光的时候到了!

01

科技股概念板块活跃,5G领跑、巨头纷纷发力“新基建”

疫情之下国内的互联网公司只要是非广告盈利模式,冲击面相对较小,由于之前A股上市审核机制的原因比如要求三年盈利等导致很多公司在美股上市,受到美股泡沫挤出的影响,很多公司也是绿油油的一片,这让不少一个多月之前准备抄底美股的兄弟很受伤。

目前在A股上比较抢眼的是比较有“硬实力”的,甚至有一种为中国智能科技产业进行把脉和遴选的意味,越来越多的AI智能科技企业从默默耕耘到进入大众视野,这不是偶然现象,这说明中国正加速起跑进入AI智能化时代。

一开始进入投资者视野就是目前生产医疗物资的厂商,比如为生产口罩提供聚乙烯是中国石化提供的,中国石化实际上市值并受影响,反而有所上升;而在智能安防板块之中通过AI红外测温技术生产设备的厂商比如海康威视、高德红外、华大等帮助各地政府在大规模人群中进行疫情筛查监测等方面排上用场,预计在全球范围内迎来了爆发期。

AI在疫情抗击之中实际上起到了很多良性辅助作用,比如远程医疗、无人机巡查、云计算提供企业数字化转型、企业SaaS业务等等都实际上处于利好状态,资本本身对于风险和机会的嗅觉是极为敏感的,只要具备流动性就一定有人获利有人亏损。

(▲三支过去一个月有上升抛物线曲线的股票)

目前国内的科技界在中美贸易战之后,一直低调布局的基础建设开始受到外界极大关注,这包括5G技术与应用、操作系统、芯片等自主IT生态体系建立,这其中华为的崛起最让人欣慰。

虽然任正非对外早就宣布“华为永不上市”,但是这并不妨碍华为概念股和“5G概念股”纷纷上涨或跟涨,例如股价翻了15倍的诚迈科技,还包括东旭光电、华平股份、广东鸿图、赛为智能、天奥电子、杰赛科技、晶方科技、威派格、TCL、海康威视、武汉凡谷等。

疫情本身也是试金石,关键时刻最靠得住实际上还是科技企业以及国企,这意味着国企本身将会在新基建过程中加速向数字化新基建以及城建升级的领域进军,毕竟少了很多市场认知上的阻力,这将对于国企发展迎来相对良好的市场环境。

02

AI+IoT赋能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概念股旷视科技蓄势待发

人工智能在资本市场炙手可热,目前专门深耕人工智能技术的公司里,登陆资本市场的仅科大讯飞一家;而国内在人工智能领域具有较深沉淀金融科技公司还有中国平安,从过去一个月股市反馈上看实际上依然是整体上升的。

在一众准IPO公司中,“AI四小龙”之一的旷视科技,正在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击。以2018年收入计算,旷视科技是中国最大的云端人脸识别身份验证解决方案供应商,占市场份额超60%。如果上市成功,将成为第一家登陆资本市场的AI视觉公司,也是港股第一家AI上市企业。但旷视科技的上市之路一波三折,从聆讯通过到IPO信息实效,旷视科技上市相关流言频频传出,近日旷视科技官方回应,明确了IPO工作的推进依然在正常进行中,按照港交所要求补充资源即可,对上市进程不会造成太大影响,更不等于上市失败。

据中国信通院测算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代表的数字经济规模预计达35万亿元,对GDP的贡献高达35.4%,2025年数字经济有望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一引擎。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AI在不同领域落地生根,其中人工智能企业旷视科技就以AI+IoT解决方案加速人工智能在各个场景的落地。旷视科技的主要业务为个人物联网、城市物联网和供应链物联网解决方案,主要客户为智能城市解决方案系统集成商、智能物流解决方案集成商、电信服务提供商,其核心客户包含阿里巴巴、蚂蚁金服、华为、联想等行业级头部企业。

个人物联网业务指为智能手机厂商提供身份认证、优化摄影等功能,以及金融领域的身份验证服务,收入来自于其Face ID解决方案及Face++平台,即通常所说的技术服务费。城市物联网业务指在机场、地铁站、楼宇园区等场景中提供软硬一体化解决方案(主要以摄像头、计算单元等传感器硬件为承载),这部分收入是从城市物联网项目中收取基于项目的费用。供应链物联网指物流场景中提供旨在提高效率的智能化解决方案,即以机器人等协同控制硬件为承载,赋予机器人自动处理拣选、搬运、分类及装货的能力。

(▲旷视联合创始人兼CTO唐文斌出席MEET2020智能未来大会)

资本市场为什么如此看好旷视科技?

首先,旷视科技具备强大的AI+IoT基因,三位创始人印奇、杨沐、唐文斌均毕业于清华大学“姚班”,“姚班”创立者姚期智院士也加入旷视科技,担任旷视学术委员会的首席顾问。

其次,庞大的股东群体为旷视科技持续助力,包括阿里巴巴、国新控股旗下公司、SK、中银集团等大名鼎鼎的机构。

最重要的是,旷视在人工智能领域核心技术,旷视科技依托自研的视觉感知算法引擎,打造出能够在多个领域里适用的AI+IoT操作系统,而且在该系统基础上构建齐了能够连接百亿规模物联网设备能力的生态体系,盈利的增长也表明旷视科技目前的商业模式接受住了市场考验。在5G商用时代即将进入大发展阶段的当下,AI+IoT体系无疑将在社会经济的未来发展中扮演至关重要的核心角色。

AIoT是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深度结合的必经之路,5G带来了连接方式的革命,硬件产业链的日趋成熟和人工智能技术取得的突破性进展是AIoT被反复提及的三个条件。旷视科技在个人物联网、城市物联网和供应链物联网三大应用场景中不断发力,已实现应用层三大IoT场景城市大脑、供应链大脑、个人设备大脑的规模化商业落地。2018年在中国制造生产的配备身份验证功能的安卓手机中,已有超过70%使用了旷视的设备解锁方案,多个国际巨头以及超过100多个城市,成为旷视科技智慧供应链、智慧城市体系的合作伙伴。

(▲旷视AI测温系统应用界面)

03

最有可能率先引爆的人工智能概念股,将在3个领域涌现

上述旷视科技之类的人工智能公司或将掀起一个“AI股”上市热潮,这些公司本身实际上是人工智能基础技术公司,就像互联网行业之中底层技术服务商那样,更重要的是在人工智能上的生态。

实际上过去3年以来,人工智能一直都是科技圈和创业圈之中最大的风口,从智能技术以及芯片产业到智能硬件推陈出新,再到各个场景之中智能化升级方案的出现,可以说,智慧交通、智慧制造、智慧医疗、智能教育、智慧金融、智慧医疗、智慧港航、智慧物流、智慧零售、智慧农业、智慧生活娱乐等方面都有大量创业公司和科技人才。

曾经一度很多创业公司“言必称智能”但是到头来体验可能还不如“人工”,疫情之前的2019年已经进入到“互联网寒冬”,如何筛选出一些有核心技术和应用场景的高科技公司,把他们推向历史舞台则显得尤为紧要,真正拥有AI技术、基础实力以及生态布局能力的潜力股值得重视。

首先,是人工智能芯片公司应该列为扶持重点。据了解,寒武纪科技是全球第一个成功流片并拥有成熟产品的AI芯片公司,国内的互联网企业阿里巴巴、顶尖人工智能公司科大讯飞、顶尖服务器厂商联想和曙光、TCL,多个顶尖芯片厂商皆为战略投资者。“寒武纪”拥有终端AI处理器IP和云端高性能AI芯片两条产品线。目前寒武纪的思元100(MLU100)、思元270(MLU270)、思元220(MLU220)等AI芯片在云、边、端实现全方位、立体式的完整AI芯片布局。作为准IPO公司寒武纪科技传出即将在科创板上市的消息,头部券商中信证券辅导发行股票。

其次,云计算公司应该坚持走国产化、数据安全可控路线。由于云计算本身是企业以及政府数据存储、在线化、交互的基础,如果数据本身不能够完全存储在国内,将会造成一些数据安全的隐患,目前国内主要纯内资背景的云计算公司除了浪潮云、华为云以外并不多。

再次,数字化基建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将迎来突破。一些为工业和制造业提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方案的科技公司将有可能结合人工智能进行技术赋能。目前国内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商除了金蝶、用友等IT软件巨头外,还有制造业之中徐工、三一重工、海尔COSMOplat、美的、航天云网、富士康等实体企业的“两化”解决方案。互联网巨头也推出了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比如浪潮云In-Cloud工业互联网平台、阿里supET、华为云Fusion Plant等工业互联网平台。

这三个领域实际上就是人工智能生态的基础,对于整个企业智能化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结语】

疫情对于全球经济基本面都带来了重创,时代的一颗灰在公司那里可能是一座山。不过,在疫情面前,这也论证了中国经济稳定和创新的两个正确方向:一个是坚持完整的工业门类体系,不放松实体经济,就意味着筑起了对抗全球经济危机的“长城”并能创造自主物资保障;另一个是过去数年之内我们一直坚持的智能化、数据化、云端化还需要深入推动。

如何在疫情其中把握全球对于中国经济的看好,坚定做好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需要格外重视“新基建”所涉及产业各个生态培育以及明星公司的发掘,这或将直接关系到全球经济的复苏。只有借助人工智能底层革命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提升,才能真正开辟更多的就业机会以及更多活跃的商业业态。从这个层面上,新基建概念股就是人们信心的希望股。■

【作者:李星(靠谱的阿星),科技自媒体&媒体专栏作家,靠谱汇创始人】

【声明】该文由作者本人上传,其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亿邦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亿邦动力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本文涉及侵权 ,请及时联系run@ebr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