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拼多多Q2财报:拼多多正成为全民的拼多多

作者: 孟永辉 来源: 辉常观察 2020-08-25 07:49

文/孟永辉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拼多多总是抱有一定成见的。

这些成见的长期存在,最终让人们对拼多多产生了一些偏见,当偏见越积越多,人们对于拼多多的认识便开始变得苛刻,以致于它的一举一动都可以挑出一些毛病。

当拼多多Q2财报发布之后,这种质疑同样开始上演。

可以确定的是,当人们带着有色眼镜来看待拼多多的二季度财报,其实,所有看法其实早已失去了本来的面貌,并不能够真实反映拼多多在资本市场上的客观表现。

抛弃成见,以客观、理性地看待拼多多的Q2财报,或许可以让我们得到一些与外界不同的信息。

看完拼多多Q2财报,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拼多多早已不再是那个人们心目当中的“小镇青年”,而是成为了一个“全民的”的拼多多。

1、拼多多早已不是三四线用户的专属,而是成为全民的标配。提及拼多多,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以小镇青年为代表的三四线城市用户,在他们眼中,拼多多其实就是三四线城市用户的专属,而与一二线城市绝缘。

拼多多Q2的财报则给了这些人一记响亮的耳光,因为正是在今年Q2,拼多多过去12个月的活跃买家数达到了6.832亿人。

拼多多仅仅只是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净增了2亿用户,真正开始冲向“7亿”用户时代。

这个数据其实是非常有标志性意义的。

在我看来,这个数据代表着拼多多早就不再是人们心目当中的小镇青年的专属,而是开始成为全民的标配。

2、移动端用户持续活跃。在移动互联网行业普及的当下,衡量一个公司成功与否的标准就在于移动端用户在整个用户群体当中占据的比重。

拼多多的Q2财报则是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异常活跃的移动端,移动端的持续火爆,其实就在告诉我们,拼多多正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标配。

Q2财报当中的另外一个信息同样印证了这一现象。据财报显示,拼多多Q2单季客户端活跃用户大增8140万。

这其实说明,在疫情的特殊情况下,当人们宅在家的时候,拼多多业已成为他们购买吃穿住用行商品的主要手段。

很显然,当宅经济风靡的时候,拼多多已然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的生活方式。

3、持续盈利,兼顾长远。长期以来,拼多多给人们的印象就是依靠补贴烧钱的方式来获取流量,在资本红利见顶的大背景下,人们对于拼多多的这种发展模式更是多有诟病。

Q2财报的发布,则是向我们展示了拼多多以补贴促消费的合理性。根据财报显示,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了79%,达到121.93亿元。

这其实说明拼多多以补贴促进消费,以补贴拉动消费的打法正在显现出作用。

在保证持续盈利的同时,拼多多同样并没有放弃布局长远,通过不断增加研发费用来更好地布局未来。根据Q2财报显示,拼多多的研发费用16.62亿元,同比增长107%,占营收比重13.6%,高于全行业的平均水平。

对于未来的布局,让拼多多可以在未来可以找到更多的盈利方式,以满足用户更多的新消费需求。

4、想用户之所想,拼多多真正坚持了用户第一。在拼多多的Q2财报当中,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点就是补贴与推广费用的持续增加。根据财报显示,拼多多Q2的补贴与推广费用达到了91.14亿元,同比增长49%。

一直对拼多多补贴的方式看不惯的人们自然会说这种方式难以为继,亦或者拼多多的增长是依靠补贴来拉动的。

其实,如果我们看看拼多多补贴的产品类型和品种,我们就会发现,拼多多的补贴并不是一味地为了补贴而补贴,或者说简单地烧钱,而是真正把钱花在了刀刃上。

这个刀刃,其实就是人们的真正需求,即拼多多把钱发展了人们需要的家庭必需品和农产品的补贴上,真正做到了一切从人民的需求出发,而不是盲目地烧钱。

一句话,拼多多才是真正的想用户之所想,急用户之所急。

5、构建国内大循环,拼多多当仁不让。今年以来,国际经济格局已然发生了深刻且本质的变化。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加快形成发展新格局,已然成为发展的主流。

在这个背景下,拼多多当仁不让地参与其中。

根据Q2财报显示,拼多多协同多地地方政府推进搭建“外贸转内销”通道,持续助力农产品上行和制造业转型升级,通过多多果园、多多工厂等作用模式来协助构建国内大循环。时至今日,拼多多已经成为中国领先的农业电商平台之一。

据有关数据显示,拼多多“618”活动期间,农产品的订单增长136%,共计3.8亿单,其中,近75%的订单来自一二线城市用户。

这说明拼多多已经成为构建国内大循环的桥梁和纽带。

另外,拼多多推出的“市县长直播间”以累计售出助农产品超过23.8亿斤,直接帮扶260个特色农产区超过85万农户。

当人们依然在带着有色眼镜来看到拼多多Q2财报的时候,是无法得出一个客观公正的认识的。

以更深的角度,更别样的视角来看待Q2财报,甚至来看待拼多多本身,我们才会发现,现在的拼多多早已不是小镇青年的专属,而是变成了构建国内大循环的桥梁和纽带。

作者:孟永辉,资深撰稿人,专栏作家,特约评论员,行业研究专家。长期专注行业研究,累计发表财经科技文章超400万字。支持保留作者来源的分享,转载请保留作者版权信息,违者必究。


【声明】该文由作者本人上传,其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亿邦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亿邦动力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本文涉及侵权 ,请及时联系run@ebr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