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创“沉浸式弹幕”,酷我畅听为什么是音频产业的标杆玩家?
作者: 科技唆麻 来源: 科技唆麻 2020-09-11 09:51
“古老”的长音频市场正逐渐泛起波澜。
一方面,诸如喜马拉雅、荔枝等老牌玩家的确曾一度引燃战火,但在硝烟散尽之后却未能上演互联网行业常见的一家独大的剧本。过去五年彼此之间的“相安无事”,折射出老牌玩家们依然未能打磨出健康的商业模型,进而实现突围的迷茫。
但另一方面,长音频市场所蕴藏的巨大潜力,反而吸引了更多新玩家先后入场。从腾讯音乐娱乐集团、阿里、网易到新生代的字节跳动与快手,都在最近不断投入资源,加速产品线布局。
显然,对于当下处于新旧交替之际的行业而言,无论是原地打转的老玩家,还是试图超车的新玩家,都迫切需要一款现象级的标杆产品出现,借以观察行业发展的规律与本质。
诞生不过四个多月的酷我畅听正在承担起这一角色。在“内容生态+流量搅动”两手准备之下,酷我畅听不只以亮眼的运营数据,真正意义上探索出了在线音频市场新模式,更值得关注的是,其被同为新玩家的竞品“像素级”致敬,更坐实了行业发展新标杆的地位。
酷我畅听的狂飙突进:引领行业趋势,定义行业标准
我们不妨先对老牌玩家们的处境做一个梳理。
作为“在线音频行业第一股”,年初上市的荔枝理应在商业模型上更为成熟,但实际上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Q2财报显示,荔枝不仅在营收方面依旧出现了下滑,代表造血能力的付费用户规模也一直徘徊不前。财报发布当天其盘后股价便累计下跌4%。
行业的“老牌玩家”喜马拉雅也并没有好到哪里去。目前,月活接近1亿的喜马拉雅深陷版权、主播广告报备纠纷与盈利模式不清的泥潭中,一再推迟IPO。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上线不过四个多月的酷我畅听就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
据腾讯音乐娱乐集团最新一季财报数据显示,在第二季度,TME的长音频内容池进一步得到了拓展,授权作品数量同比增长了近300%,尤其是文学作品、广播剧和脱口秀等类型的长音频内容增长迅猛。同时,第二季度长音频MAU的渗透率提高到了9.4%,远高于去年同期的4.6%。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上个月艾媒咨询集团举办的“2020全球未来科技大会”上,酷我畅听还击败7000多家参选企业,斩获“年度创新文娱平台”大奖。
可以说,老牌玩家们的低迷既给了新玩家们更大的压力,也从某种意义上帮助酷我畅听们“排除了错误答案”——非高度创新,趟出一条原创路径,不得以突围。
当然,最大的肯定莫过于同行致敬——“沉浸式弹幕”正从酷我畅听的首创功能,成为新玩家的“入场券”。
作为TME长音频战略的落地产品,酷我畅听入局之时便背负着推动行业不断探索版权开发、玩法创新、音频标准化的职责。这使其一开始便提炼出了清晰的思路并推动落地:
今年4月,酷我音乐副总裁肖轶就曾明确透露,酷我畅听正在探索音频可视化,将为用户打造“沉浸式弹幕”,为用户提供承载听觉的朋友圈。7月“沉浸式弹幕”功能便已上线:
在精美漫画、场景动效等贴合场景的氛围营造之下,用户伴随着主播声音,通过阅读反馈、剧情参与、内容探索等一系列玩法,实现了更加立体、生动、充满空间感的沉浸式体验。
比如人气IP《雪中悍刀行》与“沉浸式弹幕”便是典型的成功案例。作为一部以画面感和人物刻画见长的作品,“沉浸式弹幕”使之打通了小说、广播剧、互动社区甚至漫画绘本之间的壁垒。
这不仅为用户提供了更加完整的感官体验,更打造起了一个基于同好的交流圈层,极大地释放了年轻一代自由表达的欲望。参与点映会的用户纷纷表示,其沉浸式弹幕玩法也非常值得期待。
无独有偶,酷我畅听的“沉浸式弹幕”上线两个月后的9月8日,网易云音乐上线新内容版块“声之剧场”,宣告继续加码长音频市场。同时,网易云音乐还为其“首创”了“声画同频”模式。
然而,从其官方描述——“以音频为基础的同时,实时匹配精美场景图,同时增加弹幕互动,营造出良好的社区氛围,带来真正沉浸式的互动体验”不难看出:
无论是设计初衷还是实现形式,网易云音乐的“声画同频”模式,都“致敬”早已诞生两月有余的酷我畅听的“沉浸式弹幕”——心疼一波酷我畅听,命名上少了点花里胡哨。
不难看出,实打实的亮眼数据,已经使酷我畅听成为了行业标准制定者。
酷我畅听何以成为新标准制定者:着眼全链条,打破行业困局
一波对比,我们不难得出结论:传统路线下的老玩家已经在当下的在线音频行业陷入了困顿之中。个中原因,我们不难从前不久的一次行业大地震一窥究竟。
今年7月,包括驴蛋先生、神彩飞扬、京城人文君、Fmt8可乐姐姐等百余名头部音频主播在各自的社交平台上打出“再见,喜马拉雅”宣告跳槽,一度引发了行业热议。
据相关人士透露,其背后的原因在于优质内容得不到推荐位和高曝光,这批主播接连向平台投诉,但却遭到降低综合排名、取消优质主播资质等不公正待遇。
其背后昭示的正是传统路线下的创作生态恶化。在白热化的竞争之下,马太效应不断强化,八成资源向两成头部主播不断倾斜,大量优质主播与平台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
作为一个仍在高速发展的朝阳产业,主播们无疑会更加看重成长空间。但老牌玩家们一方面受限于基本盘,资源有限,无法兼顾到腰部及尾部主播;另一方面,平台无法建立尾部-腰部-头部的自循环生态,长远看来也不得不面对优质内容断档,头部内容成本不断升高的窘境。
对比之下,酷我畅听为何能成为一众主播的下一站?核心在于通过着眼于全产业链的布局打破行业困局,走出一条不同于老玩家的路,制定了新的行业标准。
用户端,打好扎实的基础,基于背靠TME拥有的以绝对的内容资源整合优势,结合领先的技术布局,为用户打造无可比拟的全场景“声态”体验。而在生产端,凭借丰富的内容资源,既能借优质IP扩大影响力,又能保证之后充足的内容供给,打造出独特定位与人设。
比如,从去年制霸网文榜单的《诡秘之主》,到网剧圈粉无数的《白夜追凶》,爆款IP的接连进驻既为创作者解决了版权焦虑;更赋予了后者凭借国民IP话题性走红出圈的可能性。
不仅如此,酷我畅听直接拓展了包括明星自制、国漫、相声评书、历史人文等在内19个内容品类,这显然是瞄准了收听习惯教育接近完成,已经进入需求多元化的当下市场。
长音频竞争的下半场:圈层化浪潮下,新旧开始交替
内容行业的竞争最终都将回归本质——内容品质,这早已是社区、资讯、长/短视频等各条垂直赛道在投入巨量资源,却一头撞上增长瓶颈后,摸索出的公认的铁律。
对于长音频行业的老玩家们而言,时间已经不多了。
迟迟未能打磨出造血能力,囿于财务压力的老玩家不得不在内容储备方面变得格外谨慎:一方面顾及UGC内容的“性价比”不得不疲于应对版权纠纷;另一方面,只能将有限资源投入到知识付费等少量自带流量的成熟创作者身上。
但“耳朵经济”的崛起,意味着不同文化圈层的内容消费者的涌入,由此带来的是对于各种垂类内容的需求。内容不只是目的,更是链接同好的纽带——这正是“沉浸式弹幕”成为新玩家们的门票的原因之一。新生用户们自然会用脚投票,大量流向内容储备更为充足的新玩家。
但对酷我畅听这样的新玩家而言,“彼可取而代之”的剧本正在上演。
音频消费正进一步衍生出更多元的场景与形态。平台不再只是用户路径的终点,而像一个中枢将用户导向各个细分场景中。对于酷我畅听而言,从流量到使用路径的优势形成全场景体验是场景基础。TME丰富的网文、网剧、网大等各类内容形态,都是一个直接触达用户的入口,这使得瞄准各不同垂类内容的长尾创作者都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享受到流量红利。
前身“酷我听书”积累的产品经验则是实现路径。作为最早上线于2016年的产品(酷我官方最早出品的脱口秀栏目甚至能追溯到2012年),在过去四年已经积累了大量打造长音频产品的经验,更是早已成为国内几乎所有主流音频栏目的常驻平台。
而优质版权池则是内容生态运转的源动力。无论是不断借助大IP出圈吸粉,还是在人设固定后不断深挖垂类IP打造粉丝粘性,酷我畅听都能为主播搭建起完整的成长路径。
某种意义上说,老牌玩家们的确为行业贡献了价值——教育用户,沉淀行业经验。但对于内容消费趋势不断变化的当下而言,竞争点已经转移到内容生态的“自循环”之上。站在这个维度来讨论,狂飙突进中的酷我畅听或许是当下最具竞争力的选手。
【声明】该文由作者本人上传,其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亿邦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亿邦动力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本文涉及侵权 ,请及时联系run@ebr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