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裂变,楼市股市的讨论前提是什么?

作者: 杨国英 来源: 杨国英观察 2020-09-22 21:58

文/杨国英

人类的历史,是一部政治史,是一部经济史,当然,更是一部科技史。

都说,经济决定政治,科技决定经济,这话是对的。

但是,在一个较短的时空内,可能又是错的,这就是辩证法。

比如,华为、TikTok,包括无数中国科技企业,还有无数美国科技企业(打击中国科技企业,也间接扼制了美国科技企业的市场空间)的命运,目前来看,就是被中美之间的政治博弈决定的。

而当下、乃至未来几年的全球经济,其实,也是被中美之间的政治博弈决定的。

所以,无论是炒房,还是炒股,短周期,是政治走向更为重要;而中长周期,则是科技创新更为重要。

先说一下楼市:

最近一个月,在8月20日住建部和央行召开重点房企座谈会至今,房企债券融资规模明显收缩。

收缩到什么程度?

惊人!8月20日-9月20日,房企境内外融资规模约993亿元,比前一个月减少了24.6%,规模收缩近1/4。

说实话,中国的地产商,我还是很佩服恒大的许家印,顺风而动,杀伐果断,下手凶狠——所以,在2016年底高层敲定“房住不炒”之后,土地公开市场的招拍挂,恒大出现的身影,就越来越少了,而以文旅、康养、新能源汽车等形式的议价拿地,则是越来越多了。

这还仅是恒大转变的特色之一,几乎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经历今年上半年的疫情、以及刚刚的房企“三道红线”高压,恒大的众多楼盘,几乎是从85折、8折,一路降价至75折、甚至7折——一切都是为了降低负债。

不确定时代,降低负债,现金为王——不懂这个道理、或者懂而犹豫的房企,过去两年,已经死掉了一批,未来两年,还要死掉一批。

政策对楼市的高压,为何持续了近5年仍然不休?为何一波更甚于一波?

这个要有政治认知!

国内,提升底层民生的保障、抑制全社会的贫富差距,这些都必须压制房价,对此,我在7月份说过,房地产的趋势是“半市场半计划”。

国际,美国对中国启动了全域性的围堵,首当其冲的是,对中国科技的封杀——这必然引发反弹,对手越是封杀的,我们越是要发展,而要系统性地进行科技突围,引导社会资金进入科技实体,扼制房价、降低房价上涨预期,则显然是必要的前提条件之一。

再说一下股市:

今年以来,追逐科技股的,尤其是半导体、芯片板块的,应该都亏得很惨。

这也是不懂政治,或者说,将先后顺序搞错了——开篇第6小段我写了,政治决定投资的短周期,科技决定投资的中长周期。

美国对中国的围堵,这是当下全球政治的最大逆流,而科技企业又是深度参与到全球供应链的,所以,在这种外部政治氛围下,A股的半导体、芯片板块,又怎么可能不下跌(年初我提出“远科技、近消费”,也就是这个道理)。

但是,A股的科技股,不等于就没有希望了,只是一定要拉长周期,只要拉长了周期,我依然认为,未来科技股是最有希望的,任何一个大国经济,如果没有科技支撑,这正常吗?任何一个大国资本市场,如果没有科技股支撑,这正常吗?

肯定不正常!只是,当下我们需要时间,需要时间来完成中国科技、以及A股科技股的势能转变。

最后,再说一只个股:

港股的汇丰控股。

这绝对是一家享誉全球、历史悠久的英资银行,在过去若干年,香港人甚至养成了“每月领薪,都要买些汇丰股票”的习惯,因为,汇丰控股的业绩,一直是稳定上升、而且分红优厚。

但是,汇丰控股自2018年以来的走势,只能用“一路暴跌”形容,股价从2018年1月的78港元,跌到今天的28港元,三年不到的时间,跌幅超过了60%。

这样的一路暴跌走势,其主导性因素,其实就是两起政治事件,一是HK暴乱,这是港股下跌的共因,二是孟晚舟事件,这是汇丰控股持续下跌的个因,是汇丰银行递给了美国一枚封杀华为的匕首。

一家商业银行,越过了商业的边界,深度参与了大国博弈,而且主营收入还依赖于内地和HK,你觉得股价“一路暴跌”难道不很正常吗?

当然了,平安已经是汇丰的第一大股东了,所以,在跌幅已经超过60%之后,再暴跌的空间,应该也不会太离谱了。

乱云飞渡,敏锐者先行,或逐利,或避险!


【声明】该文由作者本人上传,其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亿邦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亿邦动力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本文涉及侵权 ,请及时联系run@ebr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