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挣扎的成长》第十四章:轰动校园的求爱,把女生吓傻了
作者: 曾高飞锐思想 来源: 原创 2020-11-11 09:01
编者按:应粉丝强烈要求,从今天起暂停财经文章发布,改成连载《我们的70年代》系列长篇小说第一部《挣扎的成长》(原载中国作家协会官网中国作家网)
60
世界是一分为二的,季节有冬夏,日子有昼夜,颜色有黑白,人心有善恶,事情有对错。
祁家原本就在薄冰上行走,战战兢兢,现在冰破了,掉了下去,在冰下挣扎沉浮。
看着这一幕,有人动了恻隐之心,伸出了援助之手,或借钱,或送礼,或语言抚慰,给祁家安慰和力量;有人扼腕叹息,祈祷祁家早日摆脱困境,柳暗花明,峰回路转;也有人幸灾乐祸,表面同情,暗里偷着乐。
张伟虽然不至于落井下石,却在幸灾乐祸。在张伟看来,祁宏这辈子是自己的生死冤家似的,他喜欢的女孩高燕喜欢祁宏,他曾经想追的女孩凌林也喜欢祁宏,祁宏是他感情之路上的一根搅屎棍,让他倒胃;祁宏在他生活中阴魂不散,让他困扰,让他难受。
祁家出事了,张伟成了最大的受益者。
假期,祁宏在医院照顾奶奶,高燕身边留下的空白,张伟正好趁机补上。
如果祁家不出事,假期就是祁宏和高燕的,没张伟什么事了。哪怕祁宏和高燕站在自家门口彼此对望一眼,都是心有灵犀,胜过千言万语。
遐思迩想一下,如果这事儿影响到祁宏高考,削弱了祁宏的竞争力,那就锦上添花了。只要祁宏没有考上大学,那就是一个普通农民或者民工,凭借祁家那家境,祁宏是没有资格跟他这个“吃皇粮国饷”的高干子弟来竞争的,他笃定赢了。
看来老天爷都在帮他,张伟感到整个世界为他打开了方便之门。张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情不自禁地哼起了台湾歌手邰正宵那年最流行的歌——《九百九十九朵玫瑰》。
那一年,这首歌在大陆十分流行,火遍大江南北。祁东的大街小巷,田野巷陌,有年轻男女的地方,就能听到这首歌。
张伟是跟着录音机学的,他攒了五个月工资,买了一部录音机,几盒磁带,其中就有邰正宵的专辑,最让他喜欢的就是那首《九百九十九朵玫瑰》。张伟觉得这首歌是为他写的,也是为他唱的,把他心中对高燕的感觉全部表达了出来,歌一唱,把他心中对高燕的感情全部释放了出来。
当年所有在谈恋爱和想谈恋爱的男人,在听和唱这首歌的时候,都是张伟这种感觉,这就是这首歌大肆流行的原因。边听着录音机唱,边跟着录音机哼,张伟觉得这个世界开满了鲜艳夺目的玫瑰花,他的梦里也种满了玫瑰花。那场面,比夏天四明山漫山遍野的黄花菜还蔚为壮观。
黄花菜很土,没有特别之处,就像祁宏的爱情;玫瑰花很洋气,踩着时代的节拍,跟着时代的步伐,引领时代的潮流,就像张伟的爱情。
事实上,张伟没有什么音乐细胞,嗓音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唱给自己听可以自我陶醉一下,别人听起来就成了噪音了,歌词也被记得东倒西歪,颠三倒四。那首歌,张伟记得最牢,唱起来感觉最好的,就是最经典的那句“我早已为你种下,九百九十九朵玫瑰,花到凋谢人已憔悴,千盟万誓已随花事湮灭”。
记不住歌词,不影响张伟喜欢这首歌。在张伟看来,这首歌,他知道唱这两句就行了。因为这两句最让他心动,也最准确表达了他的心,传达了他对高燕的感情。张伟把这句歌挂在嘴边,反复地唱过来唱过去。在高燕听得到的地方,张伟唱得更加来劲,声音更加高亢,感情更加投入,像是张伟要通过歌声,把爱的玫瑰种进高燕心里似的。
张伟的玫瑰花正在怒放,根本就没有憔悴,那些海誓山盟也在他心底酝酿着,驿动着,还没有对高燕说出口。
那个寒假,祁宏在医院里照顾奶奶,无暇顾及高燕,给张伟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让张伟感觉出奇地好。
黄花菜加工厂的黄花供应,已经被高欣垄断了,一天要送两三车过来。陈晓明在带队,跟张伟对接。清早,陈晓明开着车,从四明山出发,把黄花菜送到黄花菜加工厂。在厂里过完称,做好登记,入好库,把报表送到财务处和厂长那儿,张伟一天的工作就完成了,简单得很,顺的时候,前后不到半年小时就弄完了。
做着这份工作,张伟突发奇想:与高燕谈情说爱,也是这份工作的一部分,为了集体,他把色相都搭进去了。
为更多地粘在高燕身边,张伟跟着陈晓明的车一起上下班。早上,从四明山出发,把黄花菜送到加工厂;处理完后,再随车返回,赶到高燕家吃中饭,工作爱情两手抓,两边都不耽误。
回到四明山,张伟就赖在高家,哪儿也不去,到睡觉的时候了,才不情不愿地回去。张伟就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围绕在高燕身边,献着殷勤,做着奴仆,哄着高燕。
可高燕觉得把张伟比作小蜜蜂是抬举了他,玷污了小蜜蜂这种自然界的小精灵,张伟充其量只能算是一只绿头苍蝇,追逐着她,让她烦躁,就连张伟唱个没歇气的那个“玫瑰”都成了绿头苍蝇的嗡嗡声,听得她心里发毛,身上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如果不是碍于父母情面和高家生意,高燕早就下逐客令了。可高燕不好发作,只得强颜欢笑,偶尔皮笑肉不笑地“横”张伟一眼。这一眼凝结了高燕的不满、不屑、不快,她希望张伟能够读懂这一眼的涵义,识趣一点,收敛一点,自动退出这个感情游戏。
可张伟就是没有自知之明,反而感觉良好,他甚至误读了高燕“横”他那眼的意思。张伟觉得高燕并不讨厌他,有时候还“回眸一笑百媚生”,对他的追求热烈回应了,他觉得高燕看他的时候,那双美丽的大眼睛里春色荡漾,脉脉含情,她的笑就像春天里的玫瑰一样开在张伟心里,高燕的大眼睛那一横,把他的魂都勾走了。
高家丝毫不敢怠慢张伟,好酒好菜地伺候着,这让张伟感觉自己都成了高家的人,以高家女婿自居了。初二那天清早,张伟拎着大包小包的礼物,跑到高家拜年来了。
拜年没什么,关键在日子的选择。张伟是初二那天上午来的。在祁东那地方,串门拜年,选择日子很讲究,有“初一崽,初二郎”的说法,意思就是大年初一是儿子给父母拜年,初二是女婿上岳父岳母家拜年,张伟已经把自己当高家女婿了。这让高燕哭笑不得,又无可奈何。倒是高欣和王红梅,顺水推舟,来者不拒,默许了张伟的意思。
高欣和王红梅的默许,让张伟踌躇满志,意气风发。他盼望开学了,乘胜追击,策划一波新攻势,把高燕拿下,把祁宏踢开。
张伟认为自己快大功告成,就差临门一脚了。等寒假结束,高燕回县城上学, 他回县城上班,一切就水到渠成,找个时机把窗户纸捅破,就可以抱得美人归了。
想起祁宏,张伟就气不打一出来,你都跟凌林勾搭上了,高燕轮都要轮到他张伟了,总不能脚踏两只船吧。
在感情上,张伟可以慢慢来,先拿下高燕的心;至于高燕的人,可以不急,过两三年,等高燕读完高中再说。
有张伟绕在身边,高燕觉得日子太漫长了,暗无天日,喘不过气来。唯一可以轻松一下的是晚上张伟离开后。为躲避张伟,高燕故意赖在床上,睡起了懒觉,早餐也不想下楼来吃了。到了高家,看高燕还没起床,张伟忍不住,跑上四楼敲门。听到敲门声,高燕没好气地说:“敲啥敲,还没起床呢!”
打是亲,骂是爱。这声音,这嗔怪的口气,在张伟听起来,高燕是在“骂是爱”了。高燕的嗔怪都是那样悦耳动听,透着女生的小性子,让张伟心花怒放。隔着门,张伟心潮澎湃地给高燕唱起了那首“玫瑰”。
歌声让高燕很烦,她缩进了被窝里,蒙住了头,还用手指把耳朵堵住了,希望把歌声隔开。躲在被窝里的高燕,在痴痴地想着祁宏,不知道祁奶奶怎样了,不知道祁宏怎样了,瘦了多少,年过得怎样。高燕很想跑到医院看祁宏,又不敢轻易离家出门,因为父亲不会同意。这种感觉把高燕放在炭火上烧烤,十分焦灼,她希望早点开学。
61
谢天谢地,寒假不长,终于熬到开学了,可以回县城,到医院看祁宏。高燕压抑不住内心的激动,心情就像冬天过后,迎来了春暖花开的四明山。
这种情绪变化告诉高燕,四明山的高家大院,已经不是家了,心安即为家,有祁宏在的地方就是她的家,哪怕是那个满眼疲惫和痛苦表情的病人,让人感觉很不舒服的医院病房。
开学前一天,高燕就把所有东西收拾好了。高燕一哄二骗三许诺,把两个弟弟的压岁钱全部据为己有了,准备带给祁宏。开学那天清早,高燕钻进了陈晓明的车里。
让高燕没想到的是,张伟也坐在车里。高燕想退出来,改坐大巴,却被张伟拽了上去。张伟早就在车上等她了,送高燕上学这种天赐良机,张伟哪肯轻易错过。
一路上,张伟被打了鸡血,盯着高燕,两眼放光,像要吃掉高燕似的。借助颠簸,张伟装作坐不稳,夸张地往高燕身上靠。高燕感到很烦,不停地躲避。半路上,张伟得寸进尺,随着车身晃荡,用手不住地触碰高燕的腿。高燕没办法了,把装得鼓鼓的书包竖在她与张伟之间,筑起了一道隔离墙,张伟才不得不有所收敛,打起了瞌睡。
陈晓明把高燕送到祁东一中校门口。车一停,高燕逃也似的下了车,向学校走去。张伟跟着跳下车,要帮她拎行李,送她到女生宿舍,被高燕不客气地拒绝了。
62
高燕从前门进了学校,又从后门出了学校。她一路小跑,直奔人民医院。到了县城,她想第一时间看到祁宏,只有看到祁宏了,她才能放心。焦急的高燕水果都忘了买了。
进了病房,高燕看到祁宏趴在奶奶床边睡着了。
祁宏衣衫不整,蓬头垢面,神情憔悴。
沧桑是年轻人成长的催化剂。经历奶奶这场大病洗礼,祁宏成熟多了,也有了男人的味道。
祁宏的样子让高燕有说不出的心疼,觉得自己的心都肿了。祁宏越是憔悴,越是逆境,她对这个人的感情就越深,就越想为他做点什么,承担什么,越愿意为他遮风挡雨,庇护着他。也许这就是患难见真情吧。
看见高燕,祁宏特别开心,他咧开嘴,傻傻地笑了。这是奶奶生病十多天来,祁宏第一次露出笑脸。
高燕把四明山的春天带来了。祁宏看到四明山春暖花开了,草长莺飞,满眼都是碧绿的忘忧草,那一丛丛笔直的枝上开满了金黄的花朵,碧草芳连天的黄花菜地上,成双成对的春燕在欢快地追逐,嬉戏,飞翔——燕子也从温暖的南方赶回来了。
祁宏有太多话要对高燕说了,他都憋了一个假期了。这个假期,他都没怎么开口说话,快憋出鸟来了。
这个扎根在自己心里的女孩,是祁宏唯一不敢隐瞒的人。在病房寒暄了几句,祁宏示意高燕跟他一块出去聊会儿。他们肩并肩,走出了病房,在医院庭院中央的那棵大香樟树下,面对面地站住了。
沉默了片刻,祁宏把自己准备休学,到广东打一两年工,帮助家庭渡过难关的事告诉了高燕。
这么大的事,不是祁宏一个人能决定得了的,母亲是不能告诉的,怕她受不了;高燕是必须告诉的,他为前途打拼,这个前途,不只是他自己和祁家的,也是高燕的,他把高燕看成了未来祁家的人。
祁宏的怪异想法,结结实实把高燕吓了一跳,高燕毫不犹豫地否决了祁宏的决定。这个学期,祁宏就要高考了,说什么都要坚持住。只要考上大学,祁宏的命运,祁家的命运,包括他们的爱情,都将峰回路转,迎来历史性改变!只要祁宏成为大学生,她那个现实的父亲,就会伸出援助之手,认可他们的关系,给祁宏提供帮助;即使父亲不主动,她也方便开口,向母亲争取资助。
告别的时候,高燕把身上的钱,包括学费,都掏出来,给了祁宏。从医院出来,高燕找了一个公用电话亭,给父亲打了一个电话,撒谎说,在排队交学费的时候,人多了,太挤了,不小心把钱弄丢了。
高欣对女儿的话将信将疑,但他还是叫陈晓明在第二天给高燕又送来了一笔学费。
63
虽然高燕刻意地躲开了张伟去见祁宏,但这一切还是没有逃过张伟的眼睛,被暗中跟踪的张伟全看在眼里,他怀疑高燕上县城第一件事就是找祁宏,果然被他猜中,这一切让他妒火中烧——张伟担心的事还是出现了,一开学,祁宏和高燕又死灰复燃了,他靠边站了!
夜长梦多,张伟准备把攻势提前,越早越好,不能再等了,再等下去,他真的没希望了。
张伟跑去买玫瑰花,把县城几个花店的玫瑰全包了,扎在一起,有很大一束,抱在怀里,沉甸甸的。那束花没有九百九十九朵,只有一个零头,才九十九朵。那时候,祁东县城这个小地方还没有兴起用玫瑰来表达爱情——尽管书上和电视剧中经常出现这种场景了,尤其是年轻人喜欢的港片。
张伟又买了九十九根蜡烛,由于小县城经常缺电停电,蜡烛这东西到处都有,要多少有多少。
借着暗下来的夜色掩护,张伟混进了祁东一中,来到了女生宿舍楼下。
张伟取出蜡烛,在女生宿舍楼前的水泥地面上,摆出了一个大大的心形图案,然后用打火机把蜡烛点燃了。
一根蜡烛是星星之火,九十九根蜡烛就星火燎原了。蜡烛们发出耀眼的光芒,欢快舞蹈,蔚为壮观。火光照亮了女生宿舍楼的夜空。
祁东一中的女生们还没见过这么浪漫宏大的场面,她们惊讶、欢呼、羡慕,也有人觉得张伟是疯子,很无聊。不管哪种想法,女生们都打开了窗户,探出头,趴在窗台上看热闹,期待着女主出现。
看到密密匝匝的女生围观,张伟有些得意忘形,他要的就是这种轰动性效应。张伟知道高燕也在这群围观的女生中。见气氛起来了,张伟突然单膝跪在地上,把玫瑰举过头顶,向着那群女生,用尽全力地喊:高燕,我爱你!
张伟一边喊,一边做着梦。他以为这种方式够浪漫,够打动人心的,没有女生能够抵挡住这种诱惑;张伟希望听见他的表达后,高燕会蹬蹬蹬地跑下楼来,接过玫瑰,与他相拥在一起,流下幸福的感动的泪水!那些共同见证了这个伟大爱情的女生发出热烈的尖叫,为他们拼命鼓掌!
可是高燕让张伟失望了,直到这场轰轰烈烈的求爱被搅黄,高燕都没有现身,也没有走下楼来,出现在张伟面前。张伟倍受打击,几次想闯进女生宿舍,把玫瑰送上去。可女生宿舍有门卫看守,男生一律不准进去。
这么精心策划,浪漫精彩的求爱行动,一点预期效果都没有,让张伟感到很无趣,很无聊,很沮丧。可是更无趣、更无聊,让他更沮丧的事情还在后头,就在他跪在地上,高声表达的时候,来了两个牛高马大的年轻保安,不由分说,他们一个抓住他的左胳膊,一个抓住他的右胳膊,架着他,把他扔出了一中校园。
看守女生宿舍的门卫把那堆蜡烛吹灭了,装进塑料袋,拎走了,作为家庭停电时照明用。那束玫瑰在张伟的挣扎和喊叫声中,花瓣纷纷掉落下来,撒了一路,真应了张伟最喜欢的那句歌词“花到凋谢人已憔悴,千盟万誓已随花事湮灭”。
第一次向心爱的姑娘求爱,轰轰烈烈地开场,狼狈不堪地结束,张伟觉得颜面扫地,从来没有这么窝囊过,他感到把他伯父张解放的脸也丢光了。
64
虽然张伟没有成功,但那次求爱太有轰动效应了,把高燕害惨了。
这事在学校闹得很大,当天晚上就全校都知道了,班主任生气了,教导主任生气了,校长生气了,他们挨个把高燕叫过去,狠狠地批了起来,警告她不要败坏了学校风气。
在老师和校领导看来,这种批评和警告算是轻的了,如果不是看在高燕父亲逢年过节都要给他们送上一份丰厚礼物的基础上,学校开除高燕的想法都有了。
高燕低着头,听着批评,百口莫辩。她觉得委屈,越被批评越心里有气。被批完后,高燕回到宿舍,倒在床上,用被子蒙住头,伤心地哭了,委屈的泪水把棉被打湿了很大一片。
她和祁宏谈恋爱,被学校批了,高燕不觉得委屈。但她与张伟,根本就不是那么一回事儿。高燕觉得学校不能把账算在她一个人头上,张伟追她,是他的权利。这件事,学校也有责任,如果学校管理得当,就不会让张伟这种动机不纯的社会青年有机可乘,混进学校来;只要张伟进不来,一切就不会发生。
这只是高燕的想法,学校老师和领导并不这样认为,他们认为这都是高燕惹的祸,张伟是奔高燕来的,高燕要负主要责任。如果不是因为她,这种事情就不会发生,以前一中就没有发生过这种伤风败俗的事。
那天晚上,高燕辗转反侧,一直没有睡意。张伟这件事,在高燕那晚思考的问题中,只是一件小事情,不足挂齿,班主任和校领导不分青红皂白的批评,让她受到的委屈,在她痛哭了一会儿后也烟消云散了。
高燕睡不觉是因为祁宏。祁宏想退学的事,一直盘踞在高燕脑海里,让她心里升起无边悲苦。
半夜,高燕披着衣服,坐了起来,靠在床头,思考着如何帮祁宏化解困境,让他顺利读完高中最后一个学期,参加高考,改变命运。
与其让祁宏休学打工,不如自己休学打工,资助祁宏读书!
那晚,高燕脑袋里涌现出很多种办法,结果都被自己否定了。家里是有钱,可她没钱,也找不到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从父亲那儿要到钱。
直到东方出现鱼肚白,天色渐渐地亮堂起来,高燕才觉得这是最稳妥、最可靠,最行得通的一条路。
做出这个大胆的决定,高燕感到浑身轻松,心情舒畅,关于张伟的问题也解决了——到广东打工,还可以躲避张伟的无理纠缠。
心大了,事就小了。再重大的事情,只要想开了,他就释然了。
豁然开朗的高燕很快就睡着了,她做了一个又美丽又浪漫的梦。
高燕梦见祁宏在考场上发挥出色,成绩出来,他被北京大学录取了。
开学那天,高燕把祁宏送到了北京。
在北京大学庄严的校门口,高燕和祁宏紧紧地靠在一起,照了一张具有历史意义的合影。
照片上,高燕靠在祁宏身上,笑得阳光灿烂;祁宏和她一样,也笑得阳光灿烂。
这么浪漫的事,高燕和祁宏还没有经历过呢,即使是做做梦,都让人莫名兴奋,有一种巨大的满足感和伟大的成就感。
这个梦,本身就很浪漫,也很伟大,值得做。
有梦想,人生也就有奔头了。
【声明】该文由作者本人上传,其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亿邦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亿邦动力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本文涉及侵权 ,请及时联系run@ebr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