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产业带“回血”之战,为什么天猫双11是最佳主场?
作者: 一点财经 来源: 一点财经 2020-11-13 00:19
全国产业带打响“回血之战”!
外界看得见的是数以亿万计的包裹从四面八方被递送到海内外,看不见的是数字化的无形之手在背后推动着从研发、生产到交易的每个环节。
今年天猫“双11”的销量再创历史纪录,一扫年初各地农产品滞销、工厂无法开工的阴霾,数字化平台帮助全国产业带“回血”的能力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
在线上完成消费决策,通过手机交易下单的消费端另一侧,是不同规模、不同层次、不同品类的产业带商家,而作为桥接供给、消费两端的平台方阿里巴巴曾提出“产业带数字化升级计划”。
今年的天猫双11,这一升级计划成效显著。
11月12日,天猫发布的《双11产业带“回血”报告》显示,天猫“双11”期间的产业带总体成交额同比去年激增13.7倍,这场阿里巴巴十几年前发起的购物节已成为中国产业带疫后“回血”的最佳主场。
这其中,尤以珠三角、长三角一带数字化程度较高的“头部”产业带示范效应最为显著。广东家装灯饰、浙江杭州服饰、江苏苏州美妆、福建泉州男士产业带,以及江西赣州家具等位于五省的10个产业带,成交额均超过10亿元,同比增速高于“大盘”。
疫情后时代,阿里巴巴一端以沉淀20年的数字化能力厚积薄发,加速带动中国产业带完成数字化升级,一端通过天猫、淘宝特价版等平台拉动消费回暖,一套完整集结供需要素的“内循环”体系,终于开始彰显威力。
“双11”,盘活内循环
3723亿!11月1日0时至11月11日0时30分,2020年天猫“双11”全球狂欢季实时成交额达到了3723亿元!
每年的天猫“双11”,都是一次数字狂欢。一路高歌猛进的数据,见证着中国的无穷消费潜力,以及经济社会的数字化转型。
尤在今年,再创新高的消费数字印证了“疫情之后中国经济内循环格局的确立”,消费市场的强劲复苏也意味着供给端的回暖与稳定。
今年年初的疫情,使居民消费受到抑制,供应端的生产也受创严重——因为关系工作岗位与税收,生产端的复苏其实更需要得到关注,尤其是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3月份发布的《关于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小企业影响及对策建议的调研报告》显示,截至2月14日,已复工的企业进展59.29%,38.9%的企业经营暂时处于停顿状态,39.13%的企业还需要两周甚至更长时间复工,20.43%的企业反应受影响特别严重,并导致亏损。
中小企业是稳就业的重要保障,是维持中国经济正常运行的毛细血管。国家层面首先对其予以了扶持,年初时工信部对中小企业生存状况进行调查,国家也出台了资金扶持、税收减免等政策。
不过,要想真正维持企业的健康运行,根本之处还在于旺盛的订单和销售恢复,这正是今年各家平台都在大力扶持产业带发展,甚至双11期间也聚焦于此的原因所在。毕竟产业带商家中绝大多数都是中小商家,其中还不乏外贸企业。
在打着激活产业带活力旗号的平台中,天猫可谓得天独厚。它依托的阿里一开始就是中小商家起家,后来虽然在引入大型品牌和企业,但一直聚焦中小企业领域,近两年来更是着重在中小商家聚集的产业带以及产业带数字化升级上务实发力。
去年5月,阿里提出要协助全国1000个产业集群全面数字化升级,天猫、聚划算等成为阿里产业带计划中的重要一环;去年618期间,中国产业带商家在聚划算天天特卖抢占C位,订单达到4.66亿笔。
今年,对于阿里来说,“帮扶中小企业数字化突围”仍然是重中之重。4月,疫情仍然在全国肆虐,阿里重启“春雷计划”,通过稳外贸、转内销、产业带数字化转型等措施,助力身陷困境的中小企业,这些企业很多都是产业带商家。
疫情之后,作为全年最大促销的天猫“双11”被产业端寄予了最大的 “回血”期望,而从最终销售结果来看,它们如愿以偿。
天猫发布的《双十一产业带“回血”报告》显示,产业带天猫双11期间的总体成交额同比去年增加13.7倍;11月1日至11月11日,105个产业带成交额破亿。
今年2月,只有不到10%的中小企业反映资金可以支撑半年以上,如今,其中的产业带商家们不仅活了下来,还活得很好。
“我们要让经济和商业的机器转起来,让物资生产出来、流通起来,让服务行业重整旗鼓,让资金到最需要的企业手里。”当时发布告商家书的阿里也信守了自己的承诺,让天猫双11成为产业带商家“回血”的绝对主场。
“双11”一手是消费,一手是生产,天猫和阿里盘活的是中国经济内循环。
产业数字化再普及
“未来最核心的工作是完成数字化”,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曾说道。天猫“双11”之所以成为产业带“回血”最佳主场,阿里平台的数字化能力是最大倚仗。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是制造产业大国,由于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效应,国内形成了众多的产业带,比如聚焦布类包装、纸类包装的浙江苍南产业带,企业总数3000家;聚焦雨伞、太阳伞、礼品伞的浙江上虞产业带,企业总数6000家。
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的《中国产业带数字化转型》报告显示,目前我国有大约250个一级产业带(地级市或工业总产值百亿元以上的县)、大约1000个二级产业带(镇一级)。
中国正在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在这一过程中,产业带企业的数字化升级至为关键。对于多以批发、代工、贴牌生产为主,绝大部分销量在线下的产业带商家来说,加快数字化进程是必然。
同样必然的还有产业带与阿里在数字化上的结合——近年来,阿里将自身定位于数字经济体,致力于成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
在天猫“双11”种种创纪录的数据背后,数字化功不可没。00时35分,消费者刚付完预售商品的尾款5分钟,就收到了快递;6小时33分,进口清关破1000万单,比去年双11加快了2小时14分……这都是菜鸟物流完成数字化升级,升档提速的结果。
在与产业带结合的过程中,阿里数字化的主体也随之由大到小,由典型商家扩展到了更大范围的中小商家。
2018年、2019年,在阿里的数字化合作中,欧莱雅、李宁、波司登、银泰等家喻户晓的品牌是绝对主角。伴随阿里曾提出的产业带数字化升级计划以及今年对产业带的大力扶持,它的数字化版图正在向全国更广范围的中小企业普及。
浙江义乌泽熙日用品公司(简称“泽熙”)今年第一次参加天猫双11,11月4日加开3台机器进行生产“专供”淘宝特价版,结果第一波销售就卖光了为整个天猫双11备的100万件日常用品,一款粘毛器甚至卖了20多万件。
如此快速的加工、销售,离不开阿里数字化的指导。“爆款”粘毛器就是在淘宝特价版小二的指引下,通过阿里平台大数据分析用户群体喜好,十多天内紧急研发出来的。
年初时,泽熙因疫情损失1000多万元订单,而入驻淘宝特价版的半年来,据厂长方昊透露,营收已超过4000万元,数字化升级与“回血”在它身上同步发生。
泽熙只是阿里产业带数字化升级赋能的一员,今年疫情发生后,全国有2000个产业带的120万商家、30万个外贸工厂入驻天猫、淘宝、淘宝特价版、速卖通、天猫海外、阿里拍卖等平台。
阿里覆盖了全国绝大多数产业带,《中国产业带数字化转型》报告显示,阿里1688平台覆盖的一级产业带占比70%,二级产业带占比65%,囊括家居百货、服装鞋帽、五金机电、消费电子、家装建材等十余个行业。
通过赋予这些占绝大多数的产业带商家数字化能力,它在完成一次全面的产业数字化普及,为中国通往制造强国扫平障碍。
从点到面的数字化通路
从商家到产业带商家,天猫“双11”数字化重点的转变,与阿里的数字化探索进程有关。
经过多年的数字化积累和基础设施建设后,阿里近年来进一步向B端产业进发。
如果说此前与波司登、欧莱雅等商家的数字化合作是在验证阿里的数字化基础设施服务能力,那么今年以产业带为单元的数字化升级,证明了阿里数字化能力的成熟与完善。
毕竟,与波司登、欧莱雅等大品牌企业相比,产业带商家的数字化基础设施较为薄弱,要想帮助实现它们的整体升级,阿里需要更完善的基础设施服务能力、更灵活细致的数字化工具和解决方案。
植护是一家成立于2014年的新生代婴幼儿日护品牌,是川渝纸品产业带的代表企业之一。今年双11期间,这家成立仅六年的企业已进入天猫纸品类目前五,光两款抽纸就卖了4200万包,重达2700多吨。
“我们的目标是第一。”植护品牌集团副总经理陈静信心满满。陈静的信心来自阿里平台的赋能,“天猫不是简单帮我们卖货,而是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这个优势是其他平台没有的”。
此前天猫小二经常和陈静他们分享行业趋势、培训新媒体运营技巧,一个月前,就在双11临近时,天猫小二指出了“植护”存在的品牌视觉不统一、营销手段薄弱等问题。最终,在问题解决后,平时电商销量近八成来自天猫的植护,双11期间这一占比再次提升。
助力泽熙研发,帮助植护做营销和品牌……阿里的数字化远不局限于此。今年9月,阿里“犀牛智造”亮相,天猫双11期间它帮助众多企业实现了“小单快反”(小单量快速反应)。
今年的天猫双11被分为两波,不同的销售周期对商家来说也意味着生产备货与往年不同,“犀牛智造”数据智能驱动的柔性制造模式使得商家们能够很好地应对这两波销售,降低库存。
一批天猫服装商家计划上架IP联名服装,但事先并没有备货,最后它们基于天猫双11预售的情况在 “犀牛智造”下订单,实现7天内“即卖即产”。
零售链条中,在营销、设计、生产、销售之后,接下来就是物流。今年双11期间,创纪录的订单让阿里的智能物流被应用到极致——菜鸟预售极速达服务覆盖了全国338个城市,预售订单可提前下沉到配送网点和社区,配送距离缩短至几公里甚至几百米。
当然,整个链条都是建立在阿里强大的云计算能力下。去年天猫双11,阿里将核心系统上云,今年它将所有系统都搬上了云,实现了全面的云原生化,保障了双11期间商家、消费者一切活动的顺畅展开。
11月11日0点刚过26秒,天猫双11的订单创建峰值就达到58.3万笔/秒,这是全球最大规模流量洪峰,也是阿里数字化能力的极致体现。
配套仓储、物流、工业互联网、金融等系统化举措,阿里解决的是产业带商家数字化转型种所存在的全链路问题。从单个企业到产业带,由点到线,再到面,天猫双11给产业带工厂机会,也给了中国制造机会。
10月底,天猫联合高德地图发布的天猫双11全国产业带交通热力图中,遍布全国的产业带车水马龙,广东、浙江、福建、江苏、河北等省份产业带聚集区“红得发紫”。事实证明,数字化程度就是产业带的抗风险程度,数字化程度越高,抗风险能力越强,遇挫之后的复苏越快。
以产业带数字化升级打通中国制造的血脉,推动内外消费升级,进而反哺给产业,阿里带给中国制造的是一个极其有价值的循环。
结语
上世纪九十年代,曾将中国社会发展简化为“冲击-反应”(即在外界冲击下做出反应)的费正清纠正了自己的认知:“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是自身内在基因变革和发展冲动的结果。”
如他所说,内生性从来是一个个体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源泉,国家如此,个人如此,企业也如此,“我们永远为今天而工作,为明天而投资,为后天而孵化”的阿里就是其中之一。
阿里的发展,其实就是中国经济数字化的过程。一开始是零售端数字化,在这一过程中衍生、孵化了金融、物流的数字化,而后随着云计算等技术以及金融、物流等配套设施的完善,开启产业的数字化。
在产业数字化上,阿里在稳扎稳打,逐步推进,2019年、2020年,伴随产业带升级的提出,它的数字化进程在明显拓宽、加深,由有一定基础的大企业走向基础薄弱的中小企业,由部分数字化走向全面数字化。
2020年天猫双11可以说是阿里数字化的一次大练兵,一次成熟与完善度测试,创纪录的种种数字证明了测试结果的完美。而产业数字化的成熟,证明履带式前进的阿里即将迎来云、物流的丰收时代。
【声明】该文由作者本人上传,其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亿邦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亿邦动力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本文涉及侵权 ,请及时联系run@ebr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