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爆雷!冲击百万亿市场!新一轮反腐向国企亮剑?

作者: 杨国英 来源: 杨国英观察 2020-11-23 22:01

文/杨国英

事发有点突然,却又有迹可循。

最近,一连串的国企债爆雷了,还都是AAA级的最高信用评级。

11月10日,永煤控股的“20永煤SCP003”10亿元超短融宣告实质性违约;

11月16日,紫光集团(清华大学校企)一笔13亿元的私募债发生实质性违约;

11月16日,华晨集团称,目前华晨集团已构成债务违约金额合计65亿元;

……

……

一连串的国企债爆雷,对规模百万亿级别的债券市场,形成了强大的负面冲击——仅11月10日-19日,就有超过50只公开发行的债券,规模达超过了390亿元,取消或者推迟发行。

债市的连续爆雷,影响深远,若论中国企业的融资规模,债市历来是大于股市的。

高层领导出面重视了。

11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以下简称金融委)主任刘鹤主持召开金融委第四十三次会议,研究规范债券市场发展、维护债券市场稳定工作。

这是中央对债市乱象的亮剑,其实,也是对国企反腐的亮剑。

对这一轮国企债的连续爆雷,开篇,我为什么说有迹可循?

今年应对疫情的货币宽松,与往年侧重于国企不同,今年是明显侧重于中小微企业的,侧重于民企的。

货币宽松扶持方向的调整,直接影响到国企,影响到债市。而债市又是国企融资的主要渠道,这让部分国企撑不下去了,至而迅速爆雷了。

本来,国企市场化改革已有17年了(国资委成立于2003年),期间还有过一段时期实质性的国进民退,经历改革和重组后的国企,资产规模都上升了,资源主导能力也上升了,理应都活得不错。

比如,现在的中央国企,资产规模很少有低于千亿的;省属国企,资产规模很少有低于百亿的;地级市国企,资产规模很少有低于十亿的。

但是,资产规模大,不代表赢利能力强,资源主导能力强,也不代表完全是为了国企。

事实上,在资产规模变大之后,部分国企是外表光鲜,内里腐烂不堪,盲目投资,弱于管理,以及升级版的利益输送盛行。

什么叫升级版的利益输送?

就是在任时不拿好处,利益输送以市场合作等创新形式出现,关联方的利益回馈,等到其任期结束之后,且都以高薪聘请顾问等形式。如此,你查出来,至少也就是渎职罪、而上升不到贪污罪。

这一点,比三五年前隐蔽多了。

对这一波国企债的爆雷,中央的要求是,“秉持零容忍态度,维护市场公平和秩序”,说明中央将雷霆出手,打击债券市场的乱象。

对于“逃废债”、以及高等级欺诈发行债券,一定要打击,这是对投资人变相的侮辱,涉事的国企、以及相关券商、银行、信用评级机构等,都要严惩,事实也正在严惩。

11月18日,海通证券及其相关子公司涉嫌为发行人违规发行债券提供帮助,以及涉嫌操纵市场等违规行为被调查;

19日,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涉嫌违反银行间债券市场自律管理规则被调查。

而对于国企债爆雷背后,所谓的“经营不善”等多种反常原因,亮剑已经开始,反腐之剑已经上弦——因为,现在的国企规模、以及资源能力,只要踏实运营,是不可能、也不至于出现大面积爆雷事件的。

说实话,我是反对纯粹的右派逻辑的,认为所谓的只有国企变成民企才没有问题,详细反对的理由,我今天就不具体说了。

制度是重要,但是,讲制度,不能只讲所有制特征,还应该包括规范性的治理和从严的监管。

话说,这几年,一切从严了,还真没什么领域是管不住的?!

制度是重要,但是,有时候,技术比制度更管用。

现在是大数据时代,包括涉事国企的经营、以及涉事国企的领导人员的行为大数据,要想复核和追踪分析,其实是很容易的。


【声明】该文由作者本人上传,其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亿邦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亿邦动力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本文涉及侵权 ,请及时联系run@ebr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