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资产超5000亿,又一家银行,崩了!
作者: 杨国英 来源: 杨国英观察 2020-11-24 22:54
文/杨国英
活久见,银行破产了?
是的,时隔近10年之后,又有银行破产了,这一次是包商银行。而上一次是汕头市商业银行,再上一次则是海南发展银行。
包商银行,不是一般规模的中小银行,在全国城商行的排位中,曾连续多年位居前20,总资产规模更是高达5000多亿。
但是,终究还是崩了!
即便,央行和银保监会竭力拯救了一年半,也还是崩了!
昨天,对包商银行的破产清算申请,银保监会网站公告显示:同意!同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发布民事裁定书显示,法院受理包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破产清算申请。
破产,就是资不抵债。
总资产多,没用,负债更多。
在包商银行将相关业务、资产及负资,分别转让给蒙商银行和徽商银行之后,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0月31日,包商银行净资产(股东权益)约为-2055.159亿元。
包商银行资不抵债,高达2000多亿元,这创下了中国的历史纪录。
创下这一历史纪录的罪魁祸首,又是谁呢?
肖建华和他的明天系。
在专案组介入“明天系”案件后发现,包商银行自2005年以来,仅大股东(明天系)占款就累计高达1500亿,且每年的利息就多达百亿元,长期无法还本付息,资不抵债的严重程度超出想象。
对肖建华和他的明天系,今天的文章,不做过多的描述,有兴趣的,可以自行上网查看。
我想说的是,特殊的时代,滋长了肖建华和吴小晖这样的窃国大盗,透过数百上千起眼花缭乱的所谓资本运作,化公为私,贪天下财富为己有,快速控制了上万亿的资产。
路径其实并不复杂,无论是明天系的肖建华,还是安邦系的吴小晖,玩的差不多都是这个路数。
无非是:初始小资本为杠杆→介入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和保险)→挪用公众之财(银行的存款、保险的保费)→介入再多的金融机构,交叉持股、互为挪腾→进入更多的实体上市公司。
如此循环,反复操作,资产规模可以放大到1万倍,肖建华和吴小晖也都做到了。
但是,窃国之盗,怎能安稳!
内外勾结、违法挪腾,怎么可能不留下线索?宏观环境转冷、货币政策转向,万亿规模的“沙丘王国”,又怎么可能不崩盘垮塌?
所以,在政治和经济的双重转向之下,安邦系的吴小晖在2017年被清查,2019年8月,安邦保险改为大家保险(国资背景),明天系的肖建华在2018年被清查,2019年5月24日,银保监会对包商银行实施接管。
对明天系违法违规的清算,包商银行仅是开始,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
最近,一连串的国企债爆雷了,还都是AAA级的最高信用评级。
2020年7月17日起,银保监会依法对天安人寿依法对实施接管;
2020年7月17日起,银保监会依法对天安财险依法对实施接管;
除了包商银行,天安人寿保险和天安财产保险,是明天系资本违法挪腾的大本营。
这意味着,在对安邦系彻底清理之后,另一个违法金融寡头的明天系,距离彻底清理已经接近尾声。
政治不做驼鸟,对贪腐违法零容忍,对与民争利的寡头,也已不再容忍——对违法的金融寡头如此,对违规的地产寡头也是如此,对与民争利的互联网寡头,现在也开始亮起了红灯。
还有,针对近期国企债的频频爆雷,高层已经动怒,国企新一轮反腐,也已箭在弦上。
这一切,毫无疑问,都是进步的。
但是,有些人却是驼鸟心态,看到了灰暗的暴露,反而有了担忧,至而闭起了双眼。
看得见的灰暗,是有希望的,因为它暴露了,暴露了就好清理。
看不见的灰暗,才是可怕的,因为它隐藏在树影里。
【声明】该文由作者本人上传,其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亿邦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亿邦动力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本文涉及侵权 ,请及时联系run@ebr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