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放缓的背后 伊利股份迎来“短保新战争”

作者: GPLP 来源: GPLP 2020-12-07 20:54

伊利能否实现千亿目标?

作者:有局儿

来源:GPLP犀牛财经(ID:gplpcn)

导语:

原奶价格在2020年一季度受到新冠疫情影响短期下跌,自5月开始恢复上涨,从3.5元/公斤快速上涨至目前的4.0元/公斤。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11月第三周,内蒙古、河北等10个奶牛主产省份生鲜乳平均价格4.04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涨0.5%,同比上涨5.5%。

国内原料奶收购价格持续上涨推动国内乳企信心,也限制了个别乳企利润空间。2020年前三季度伊利股份(600887.SH)毛利率为37.17%,同比下降0.52pct,其中,第三季度毛利率34.73%,同比下降1.27pct。

不过,微降的毛利率与伊利股份正面临的其它难题相比,稍显得有些微不足道。

三季报业绩增长股价却跌停

凭借亮眼的三季报,多家券商都给伊利股份打出了“买入”“推荐”“增持”等评级。然而,资本市场上伊利股份的股价却“冰火两重天”。

10月30日,伊利股份发布第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实现营收735.06亿元,同比增长7.28%,归母净利润60.24亿元,同比增长6.99%。其中,第三季度营收261.62亿元,同比增长11.08%;归母净利润22.89亿元,同比增长23.73%。

而就在三季报公布后,伊利股份在资本市场上吃了跌停。

10月29日,伊利股份的股价达到了历史最高价44.54元/股,创造自其上市以来的最高股价,然而次日,即三季报公布的当日,伊利股价一改上涨势态,低开低走后迅速封死跌停板,市值较前一交易日蒸发268亿元。直至11月2日,伊利股份股价的跌势还在延续。

股价一路走低的背后,伊利股份这个千亿元市值的乳业巨头到底怎么了?

客观而言,伊利股份自从上市以来,无论是增长还是分红都表现不错,比如,伊利股份累计分红19次,几乎年年分红,累计派现205.43亿元,市场排名第44位。从2013年开始,每年的分红比例就更是超过50%。

而从过去增长来看,伊利股份也是一个高速增长的态势。伊利股份年报数据显示,2015-2019年,伊利股份分别实现营收598.63亿元、603.12亿元、675.47亿元、789.76亿元、900.09亿元,营收增速分别为10.94%、0.75%、12%、16.92%、13.97%;同期净利润分别为46.32亿元、56.62亿元、60.01亿元、64.40亿元、69.34亿元,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1.76%、22.24%、5.99%、7.31%、7.67%。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伊利股份也同样如此。

伊利股份的营收增速自2016年出现小于1%的变动之后,整体呈较为快速的增长,直至2019年再次出现放缓的情况。从净利润增速情况来看,伊利股份的净利润增幅自2016年之后一直是以个位数在增长。

尤其是在2020年,伊利股份的营收增速也同样面临压力。随着2020年进入尾声,伊利股份能否如约实现千亿元约定成为外界热议的话题。有人说,2019年,伊利股份的营收实现了百亿级增长。若2020年能继续保持这一高速增长态势,伊利股份即可顺利开启“千亿时代”。

时间追溯到2014年,“五强千亿”是伊利股份在2014年提出的目标,即2020年实现全球乳业五强、营业收入突破千亿元。

现实很残酷,伊利股份2020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205.4亿元,同比下滑10.98%;实现净利润为11.43亿元,同比下滑49.78%。

伊利股份2020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73.44亿元(约69.6亿美元),同比增长5.2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35亿元,同比减少1.2%。

伊利股份2020年前三季度,伊利股份净利润60.44亿元,同比增长7%;实现营业收入735.05亿元,同比增长7.42%。

若2020年伊利股份如约完成千亿元营收,就意味着第四季度要完成264.94亿元的营收目标,这一数值要高出2020年第三季度营收。但观察近3年数据可以看出,第三季度是伊利股份单季度营收的高峰。因此,伊利股份实现千亿元目标的难度较大。

至于伊利股份能否完成,GPLP犀牛财经将拭目以待。

来源:伊利股份年报数据整理

主要营收趋于饱和

伊利股份之所以能成为乳业巨头主要仰仗的便是常温奶。Euromonitor数据显示,2019年常温奶市场中,伊利蒙牛双寡头占据77.5%份额,光明乳业(600597.SH)仅占0.5%份额。

然而,如今,乳业圈风向正在变化。

我国液态奶主要分为低温巴氏奶和常温奶两大类。

2005年至2015年是中国乳业的黄金十年,常温奶掌控着那个时代主旋律,但市场终有饱和的一天,常温奶增长的天花板已经出现了,随着中国乳业迎来新的“高质量”发展阶段,乳业改朝换代的风头愈发强劲。

然而,尽管常温奶如今仍是中国液体奶消费主力,但伴随着消费升级,巴氏奶的市场接受度和喜爱度逐年增长,传统常温奶需求增速疲软。自2014年起常温奶市场增速明显回落,2014-2019年,中国巴氏奶销售额占比由21.65%增长至26.71%,而常温奶销售额占比由78.35%下降至73.29%。

常温奶市场在收窄,却依然是伊利股份的主要营收来源,其业绩放缓也就不难理解。

低温奶的“短保新战争”

一个旧时代的终结总是伴随一个新时代的崛起,伴随消费升级,以高品质为特征的巴氏奶需求增长迅速。《中国低温奶行业深度分析研究报告》数据显示,巴氏奶行业增速从2015年的6.1%提升到2019年的11.6%,行业增长进入加速期。2015-2019年巴氏奶行业规模CAGR达9.2%,单价CAGR达3.2%,销量CAGR达5.9%,呈现量价齐升态势。

超市的货架上,往年平淡无奇的奶制品区逐渐被各式各样、种类繁多且包装精美的新品奶给替代了,新品如伊利的牧场清晨、三元的72℃鲜牛奶、光明“优倍”、蒙牛每日鲜语以及简爱等,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保质期短。

这就是低温奶的新一轮战争。

作为伊利股份的老对手,蒙牛乳业在2019年报中表示,其旗下的低温酸奶已经连续15年稳居行业第一。

不过,这个战争也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结束的,低温鲜奶的保质期一般不会超过5-7天,低温酸奶的保质期一般在18-21天,生产与运输过程中都需要冷链配送,配送距离离奶源越远,产品成本就越高。这种特有属性使低温奶的配送范围十分有限,同时也给低温奶实现全国化设置了很高的壁垒。

因此,为了争夺下一个增长点,包括蒙牛乳业及伊利股份在内都展开了一场轰动整个行业的“奶源大战”,各大乳企都参与其中,比如蒙牛乳业增持中国圣牧(01432.HK),伊利股份入股中地乳业(01492.HK),中国飞鹤以超30亿港元收购原生态牧业(01431.HK),新乳业(002946.SZ)宣布并购寰美乳业100%股权,越秀集团拟30亿元参与辉山乳业重整布局南北奶源。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在这场看似疯狂的牧场争夺战背后,伊利股份并没有拔得头筹。

中银证券研究报告显示,截至目前,伊利股份旗下的牧场队伍包括优然牧业、赛科星、中地乳业,奶牛存栏总数在35万头左右;而蒙牛乳业则拥有现代牧业、富源牧业、中国圣牧等储备军,奶牛存栏总数在40万头左右。

有人说,2020年乳业将开启新的黄金周期,主角或许便是低温奶,伊利股份还有实力再造一个低温奶帝国吗?


【声明】该文由作者本人上传,其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亿邦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亿邦动力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本文涉及侵权 ,请及时联系run@ebr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