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生活,离学校依然很远

作者: 熔财经 来源: 熔财经 2020-12-20 23:14

文/白草

来源/熔财经

据艾瑞咨询报告,2019年K12教育To B行业实际市场规模超130亿元,2022年将接近200亿元,未来随着客户渗透率和客单价的逐步提升,市场空间将突破千亿。爱学习、好未来旗下的未来魔法校等头部玩家,正在K12教育To B方面披荆斩棘。

然而,同为B端用户的高校教育,贴着智能生活的各类产品和应用远比K12教育高,却很少有玩家做出了成绩,今年依旧如此。对此,我们不妨从实际体验者的角度观察一二。

我像个傻子一样用乐跑

乱七八糟的,还很水

Double L建筑院 大一新生

我高三时学校要求跑操,天天被折磨的不行,本以为到了大学就可以海阔凭鱼跃,没想到大学更狠,体育课需要天天乐跑!

9月份刚军训完的时候,学校就要求我们下载步道乐跑APP,当时也不知道有什么用,上体育课时老师说,全校统一规定,用乐跑记录占体育成绩20%的日常课外跑,我直接当场爆炸。

不同学校规则不同,我们学校规定一学期跑40次才拿得到课外跑的满分,每日上限1次,单次跑步里程1.6~10km,配速要求3~9分钟。也就是说,我要围着400米的操场跑40天,每天至少跑4圈才行,要知道,我连去食堂吃饭都嫌远……

但为了成绩,没办法。然而,我很快发现,我像个傻子一样用乐跑,很多人压根没用脚跑步,他们打开乐跑,骑着自行车、电动车打卡,甚至有人利用上课路上的搭公交车打卡,因为只要配速在规定时间内就算打卡成功。真的没几个人会自己认真去跑,像我这种天天坚持用脚跑步的傻瓜实在太少。

打卡满40次后,我再也没去过操场跑步,跟高中跑操对比,乐跑太水了,学校还有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

我手机里面有很多软件,雨课堂、易班、学习通等等,基本上不怎么用。“雨课堂”我们老师刚上课时倒是点了一次到,要拿到老师现场给的密码才能签到,然后没有第二次使用,其他院的老师好像不用这个软件。现在学校又新出了一个工图软件,自研的,用于点到,但也没啥实际作用。

就4款常用,乐跑用来打卡、ISmart用来英语跟读、慕课用来听选修课,还有交英语作文的批改网。批改网倒是挺不错,写完一篇作文提交后,系统马上会给出分数,还能指出语法错误、怎么表达能更好,帮助很大。

图片43.png

图片来源Double L

总之,跟高中的书纸笔、人工收作业比起来,大学的这些系统让我感觉水的要死,没有DDL我根本不会想着去写作业,个人感觉老师来监管要好得多。

学校很宽松

我喜欢自觉,而不是被强迫

雨先生 土木院 大二

我们学校好像没有什么软件和系统来监管学生,公众号上校园服务很多。真要说什么在线课堂软件,疫情期间有过。

当时我们宅在家里,在可说话平台TronClass畅课上课,平台上可以发PPT、发作业、点名签到、拍照上传作业之类的,学生通过输入数字密码或者点击签到。体育课我们用的是Keep,把运动截图、录制视频上传到课群里,给老师提供打分参考。

本来体育老师不知道该怎么评分,有学生出主意用Keep,发现效果特别好,就逐渐全校流行了。因为Keep可以显示运动者的心率、步幅、步频,跑步作不了弊,格式也统一,这样可以防止会点技术的同学去改动,相对公平一点。

平时的话,教室里有签到的机器,刷校园卡或者微信扫码签到,组成平时分里的考勤成绩,缺勤太多次分数就会低,对我们有一定约束作用。不过我们班坚持的很好,走进教室第一件事就是打卡签到,已经成为了习惯,而且我们班对分数很看重。

如果我们学校真的有监管系统,我会受不了,到时候活得跟机器人样的。大学就应该给学生时间,让学生自由一点,允许我们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们班集体上自习是因为我们学生自愿,老师和学校从没这样要求过。

我平时喜欢花时间去学习PS、PR,对于喜欢的东西,我自然有学习的动力。不太注重体育锻炼,体测也能过,作业也是统一交给学习委员,很少直接交老师,这种传统模式我觉得很方便,要是没人在我耳边念叨,谁还记得要交作业,早忘了。除非和成绩挂上钩,不然我一定拒绝教学管理系统。

学习是一件自觉的事情。一来,我习惯传统方式了,要是突然改一下,真的适应不了;二来,我不喜欢强制。

人工监督,深得我心

人性化和自由是关键

CC君 社会学院 研二

监管这个词,有一种束缚性,像是上位者对待下位者,如果在国外说,别人一定会说“Look!This is Chinese!学生没有自由!”,用监督比较合适。我们学校很少有监督,顶多是交个作业、点个名,其他几乎没有,学生想干嘛干嘛。

至于逃课,难道不是学生的家常便饭吗?我们老师一个学期才点2-3次名,一个学期却有17节课,点名1次后,下一节课很大概率不会点名,我没中过彩票。况且老师点名很随机,点几个同学认识一下或者回答问题,再者,第三周才确定选课,前两周允许不来上课。

不过,逃课也得分情况,课堂阶段、班级、课的类型都有不同。200多人的大课、无关紧要的思政课,会有很多人不来,专业课反而很少有人逃,一节专业课只有十几个人或寥寥数人,很容易被发现,而且专业课节奏很紧凑,缺一次课,就是少了一节课的内容,下一节课跟不上的。

因此,据我了解,逃课的人不多,一节课有30个人,偶尔会有一个人逃课,有时候实在不想去上课了,我也会选择逃一次课。交作业的话,我们有一个专门的托管平台,用于交作业和布置作业,还有一些handout的发放,改作业讲作业还是在线下,我很喜欢这种保守教育模式。

本科生有体育锻炼的打卡,每个学生至少需要锻炼30次,有配比和项目最低限额,比如跑步要10次,蛙跳要2次,每个项目都有老师盯着,按批次完成锻炼和打卡。所以有时候锻炼得排队,不然打不上卡。

对于运动场地的利用,我们学校确实做的更加充分,没有场地闲置。而且我觉得,人工监督会让管理更加灵活,更人性化,比如某个女生跑着跑着觉得身体不舒服,老师会理解,打卡给过,机器就会很冰冷,特别是出现突发事故时,老师一定得在场。

完全解放老师是不可能的,至少现在做不到。

没人喜欢机器监管

现在科研任务比以前多很多

易老师 机电院 本科生实验室老师

以前我读研究生时,大家是传统师徒关系,相处很愉快。一个老师就几个研究生,大家吃饭睡觉都喜欢一块,有空会一起打打球、爬爬山、钓钓鱼。现在科研任务重了,而且老师要带十几个研究生,关系有点像老板管员工,比较压抑,不少师弟也称呼老师为老板。

提到学生管理,就得说说我们学校早就有的教学监管系统,疫情期间为了方便师生上课特地启动了。老师可以在上面上课,发一发教学视频、PPT,统计分数比较方便,学生交作业也比较方便,仅此而已,疫情之后学校就把系统关了。

因为学生们其实不大喜欢有什么监管,也没人喜欢监管。以前没有这种现代化手段,现在有了,社会上每人能分到一个摄像头,系统可以监管很多人,通过算力、硬件不但可以识别图片、人脸,也能监管声音,但事实上,老师不愿意管这么多。

像我所在的本科生实验室,有打卡机,却很少有人打卡,其他实验室同样如此。因为没有老师想管的这么死,先不说学生愿不愿意,老师本来就忙科研,搞这么多名堂自找烦恼嘛。除非是要完成一个任务或者检查学习情况,老师会特意召齐小组开个会,而且大家本来也都在同一栋楼里,每天抬头不见低头见,弄个系统监管会把关系搞得很生硬。

老师是通过科研任务、底线设置来跟学生达成约定,实现管理的。比如大家提前做个中秋计划,什么时间要做什么、交什么东西,统统按照计划流程走,而且,搞科研不是一个很明确的事情,可能会耽误上一段时间。

这时候底线的重要性就出来了,比如本科生要毕业,四六级要过,科研任务要结题要达到分数,学分要修满。达到了底线要求,毕业论文没达标其实也行。

黑科技靠不住啊

初衷很好,落地就坏

黑鸟 新闻院 往届生

上学时候,学校里还真搞过一些黑科技,刚开始都整的挺兴奋,眨几次眼后,无人问津。

我大一上英语视听说时,第一次看到全电脑教室,感觉特别高级,老师讲桌屏幕监控着所有课桌,小动作、悄悄话都能发现。然而,当我们戴上耳机上课,除了嗡嗡声,只有老师细若蚊鸣的说话声。都在教室里,不面对面沟通,却隔着机器艰难对话,何必呢?后来,即使英语考试需要录音学生对话,老师也只是用纸笔和耳朵评分,如果用机器,一天都考不完,时间都会耗在整明白机器上。

大二下,当时学生缺课问题很严重,学校就给每个教室安装了两台智能屏打卡机,有人脸签到、刷卡签到等功能。一开始,我们都规规矩矩的拍脸、刷校园卡,可是第二天发现只要刷校园卡就能打卡成功时,我们才思泉涌:把摄像头堵住,一个人刷一个寝室的卡;让早到的同学捎上自己的校园卡,自己再睡1小时。

大四时候,2018年的10月份,学校自研并上线了图书馆座位预约大系统,用以解决几年来甚嚣尘上的图书馆占座事件,每一层的中央电梯处有一台智能屏机器,所有桌子都贴了序号,先得通过公众号预约才能有座位,临时离开也要在机器上登记。

开始时大家都规规矩矩的,智能屏上天天显示满座,一个月后,星星点点的预约座位,大家还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先到者先得,在程序上预约、登记,实在太麻烦。就算是考研的我,每天必到图书馆,也还是自己抢座位,一是嫌系统麻烦,二是别人已经坐在座位上了,就算没预约,还能赶别人走?

校方自研的这些黑科技,初衷都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但是一落地,实际操作起来,马上就坏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我觉得造成反差的最大原因,可能是学校没有做过深度调查和实质性了解,做系统先斩后奏,不知道学生们到底需要什么,最后效果就浮于表面,长时间的努力、投入,只能付诸流水。

结语

通过上面五个采访,我们不难看出以下两点:高校市场一片蓝海,不管校方有无自研系统,智能技术在教学上渗透率高低与否,效果都不怎么明显,还处于不成熟阶段,To B教育企业有很大发展空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大学生们很抗拒强制性的监管,抓系统漏洞的手段层出不穷,但批改网、主动用Keep、作业托管平台的成功,证明智能技术的服务功能,比监管功能更受欢迎。

图片44.png

图片来源艾瑞咨询

回顾数十年的探索与发展,教育To B行业在产品形态上先后经历过出版和硬件潮、品牌加盟和电子内容潮、管理系统和教育SAAS潮,直到现在的课堂解决方案潮,但产品及模式仍处于探索期。

企业们主要关注学校整体系统的建设、教学的监管,过度依仗技术,不断减少人力,较少关注学生和老师的实际需求,使得智能技术搭建起来的校园基建,像是围栏、大坝,隔开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将学校变成人才制造工厂,而不是知识的乐园,这或许是教育To B长期难有重大突破的一个原因。

毕竟To B的最终服务对象还是C端用户,只有人最懂人,老师才最懂学生,而不是冰冷的机器、数据和技术。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熔财经:城市商业新媒体,区域经济链接者,产业趋势发现地。

【声明】该文由作者本人上传,其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亿邦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亿邦动力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本文涉及侵权 ,请及时联系run@ebr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