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I制药对付新冠,科技巨头“无利不起早”?

作者: 东方亦落 来源: 最极客 2021-01-14 17:54

对付新冠要靠AI了?

文/东方亦落

AI制药或许是对付新冠的有效方式。近日,来自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魏彦杰等人在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主要是说研究团队通过AI计算机筛选,发现原本用于治疗淋巴瘤的化疗药物“普拉曲沙”能够抑制新冠病毒,比吉利德公司的“瑞德西韦”效果更好。

此外,克利夫兰医疗中心对27000名新冠感染者进行了AI技术分析,发现服用睡眠辅助药物“褪黑素”能够降低感染新冠病毒的几率。还有AI药物研发公司Benevolent通过AI靶标虚拟筛选法,发现类风湿关节炎药物Olumiant可能对治疗新冠肺炎有效。

这些研究成果的重要意义在于,可借助AI技术实现“老药新用”,针对特定治疗目的进行靶标虚拟药物筛选,从而加快治疗新冠的药物的研发流程。

可以看到,AI制药对付新冠非常有用。而AI制药本身也成为火热的赛道,引得科技巨头相继入局。

2020年1月,阿里云与GHDDI(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合作,开发了AI药物研发和大数据平台,针对SARS/MERS等冠状病毒的药物研发进行数据挖掘。

7月,腾讯推出了首个由AI驱动的药物研发平台“云深智药”。该平台目前已和多家药企展开合作,致力于将AI模型应用到实际的药物研发项目中,其中也包括筛选抗新冠病毒药物的相关研究。

9月,百度CEO李彦宏牵头成立了“百图生科”公司,致力于以AI技术加快新药和诊断产品的研发速度。

12月,字节跳动AI Lab的团队在招揽AI制药领域的人才,同时华为也发布了药物研发算法工程师的招聘启事,看上去对于这一赛道也是兴致高涨。

从技术层面来看,AI能够有效解决传统药物研发过程中产生的痛点。

传统药物研发的整体回报率逐年下降,新药的研发愈加艰难,并且还要面临有效性、安全性等各种指标的关卡。在药物研发初期,对于算法多样性和新颖性的要求很高,所需的数据量也很大。而AI恰好擅长解决这些问题。

从盈利角度来看,AI能够降低风险并且提供更大的盈利空间。

新药研发是典型的高投入高风险行业,新药的最终存活率平均在1%左右。根据德勤公司发布的研究报告来看,2017年,全球排名前12位的生物制药巨头在药物研发方面的投资回报率仅为3.2%,是8年来的最低水平。

所以降低研发费用一直是各大制药公司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AI制药恰好有此功能。因为AI可以将新药研发的成功率从12%提高到14%,在筛选与化合物合成环节,与传统方法相比能够节约40%~50%的时间,由此可为生物制药行业节省数十亿美元。

这样看来,AI制药的确是有利可图。AI制药本身就是潜力无限的行业,而医疗和大健康也是公认的有前景的领域。科技公司不惜跨界也要入局,自然有“无利不起早”的意味。

但这并不是唯一的原因,更重要的是,AI制药对于解决当前棘手的新冠病毒有重要作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在“2020年大数据科技传播与应用高峰论坛”上表示,运用AI技术可加快病毒样本的基因分析速度。去年2月,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线了自动化的“全基因组检测分析平台”,可利用AI算法将原来数小时的疑似病例基因分析过程缩短至半小时,并且能精准检测出病毒的变异情况,从而大幅缩短确诊时间。

AI技术之于新冠有如此大的功效,与医药领域结合从长远来看也可以提高药物的研发效率,造福全人类,这应该才是促使科技巨头入局AI制药赛道的深层原因。

【声明】该文由作者本人上传,其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亿邦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亿邦动力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本文涉及侵权 ,请及时联系run@ebrun.com。